近期在学校的图书馆借了一本名为《生命的真谛》的好书,这本书里面是一百多位近代中外名家对生死问题的探索与洞见。其中,对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鲁迅先生所写的一篇名为《死》的散文。
散文嘛,自然地篇幅是比不上小说云云,但胜在言简意赅,字字珠玑。鲁迅先生在文章开篇中谈到了一小段关于凯绥·珂勒惠支女士的故事。在一份她的作品中的序言里面曾写道,有一次珂勒惠支女士被问及她在作品中抛不开死的观念的问题。珂勒惠支女士若有所思并且回答道:“也许因为我是一天一天老了!”
实际上,珂勒惠支女士在回答这句话的时候才不过四十多岁。在传统观念看来,中国人对于西方人,对生死是更加看重的,甚至按照鲁迅先生在文章中的原话说:“有些外国人说,中国人最怕死。”实际上,自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代开始,西方世界在人文主义精神浸浴了那么多年,在死亡这方面的重视程度,或者说思辨与定位程度,是丝毫不逊于中国人的。
世界上大多数人都相信,人死后会以另一种形式存在于世界里,在中国人眼中,这是“鬼”;在西方人眼中,这是“灵魂”。受佛教的影响,中国人在这一方面是普遍相信“轮回”的,认为在人世多做好事,积累足够的阴德,来世能够过得更圆满。于是乎,在现今世界有许多做“慈善”的人,当中不乏打心底里就有博爱之心的真慈善家,也不乏打着“赈灾救民”的骗子。而在西方人眼里是没有轮回转世的概念的,但是有“天堂”与“地狱”的概念,善者上天堂,恶者下地狱。总体来说,东、西方的生死观念大体是导人向善的。
鲁迅先生在文章中也写道了后来自己多次患病休养的经历。他写道:“从去年起,每当病后休养,躺在藤躺椅上,每不免想到体力恢复后应该动手的事情:做什么文章,翻译或印行什么书籍。想定之后,就结束道:就是这样罢——但要赶快做。”对此我深有同感。人在死前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自己的心愿,如此这般,死后不会留下遗憾了。不仅如此,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要有一种“活在当下”的思想。这个词在这里并不是西方所倡导的“现世享乐”的思想,而是在对于生时心愿的了结不要有拖延的心态。因为我们永远不知道死亡何时来临,万一我们的时间不足以完成我们的心愿了呢?所以,一想到有什么想做的,就应该有“‘要赶快做’的想头”。该去旅行的就赶紧去,为世界的美好风光而惊叹;该去恋爱的就赶紧去,为爱情的细腻甜蜜而陶醉;该去奋斗的就赶紧去,为奋斗的成功胜利而喜悦!
多做善事,及时了结心愿,活在当下,这就是鲁迅这篇《死》对我的启示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