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不管是从它的历史意义还是从它的文学意义上来讲,这都是无法反驳的。《离骚》地伟大,在于其充沛的情感,在于其真挚的言语。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是屈原心理的写真。是对君王忠诚的情感剖白,是对时代热爱的文字抒情。处于和平年代,享受平等待遇的我们或许没法理解身处封建君主专制社会的屈原,无法理解屈原对君王那种完全的忠诚,无法理解屈原不受重用的郁郁之情。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怀才不遇或许可悲,然而却不比曾经受重视可悲。曾经感受过那种备受重视的感觉,曾经感受过那种人生理想的以实现的感觉,才更不能忍受无能为力之感。当屈原不再被重用,当他的意见不再成为君王考虑的方面时,这种打击应该是十分致命的。当他看着众生身处水深火热之中,自己却无能为力。想为百姓做些什么,却人微言轻,没有人会理解你,没有人会帮助你。屈原是不幸的,空有一颗报国之心,却没有报国之能。
然而,诗人不幸诗家幸。这句话纵然可悲,却是中国文坛的现实反映。从屈原,到李清照,再到杜甫。这些诗人可谓是人生坎坷,然而,他们的作品却对中国诗歌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不被重用、国家灭亡、君主牺牲、朝代更替,屈原最终选择成为汨罗江中的一缕幽魂。只有不朽的诗歌继续传唱,似乎在延续着这位传奇诗人的坎坷一生。
记得以前曾经不理解屈原的投江之举。纵然朝代更替,皇椅换了个人坐,但山河依旧,人民仍在,人们还是依旧需要一心为了他们的人。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君王,屈原何必投江自尽呢?明明口口声声说:“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人为何要弃众生于不顾?
直到有幸阅读屈原的《离骚》,在这部伟大作品的字里行间,我明白了一件事。有些时候,忠诚是只能献给一个人的奢侈品。只能献给一个让你心悦诚服的领导者。即使后来者再优秀,如果曾经奉献出自己的所有忠诚,那么也无法再次效忠。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或许是明白这一点,才会选择投江。
有些时候,人可以为了大局委屈自己,但有的时候,死或许是唯一的不将就的方法。忠臣可以有很多个,但是能追随君王而去的却只有屈原。对于屈原来说,报国,尽忠,这便是他生活的全部意义。当国不再,尽忠的对象不再,那么这个报国,这个尽忠也就没有了本来的意义。
我想,屈原纵身一跃的那一瞬间,他应该是满足的,他终于能够长伴在君王的身旁。投江,或许是屈原为了他的国家,为了他的君王做的最后一件事,尽的最后一次忠。《离骚》记载的正是这样一位深情男子的心声。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淡淡的话语,正如那轻轻浅浅跃入江中的清冷身影。如斯深情,又如斯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