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我们所理解的“文学的价值”是指:人们对文学有用性和重要性判定的结果,由作家创造出来,在读者阅读中实现。文学价值既有绝对性,也有相对性,既是多样的,也是流动的。但真正能评判一部文学作品的价值的,我想还是作者本身吧,文学并不在于对世人的见地,而在于对己的一种折服。作者创作的作品能真实反映自身所想,那就能说作品就已经有了价值,而不在乎别人对此的评价,毕竟世界上没有某样东西能迎合所有人的喜好,有人进行批判就有人喜爱,而跟着他人的评价走就容易人云亦云,文学作品也就贬值了。
在中国文化发展长河中,有很多具有独特个性的作家,他们的作品有着自己专属的气质,形成自身文学风格,就像自身标签一样,鲜明得就能从纷繁复杂的作品中辨认出来。
给冰心作品贴出来的标签我想是母性和童心。读冰心的文字,总能触摸到它文字中散发出来的淡雅美好,温暖童趣,其中《繁星▪春水》,《小橘灯》展现的最为淋漓尽致。这与冰心创作个性是息息相关的,在中国文学理论的众多论著中都强调,文学风格与创作个性具有密切关系,而创作个性也会转化成文学风格。创作个性也就是指独特鲜明的个人特点,它一付诸实践并与客观方面相结合,便成为风格有机组成部分,创作个性也是一种经过审美创造的升华形成的独特的艺术价值。
而张爱玲是世俗的,但是世俗的如此精致却除此之外别无第二人可以相比。读她的作品你会发现她对人生的乐趣的观照真是绝妙!张爱玲的才情在于她发现了,写下来告诉你,让你自己感觉到!她告诉你,但是她不炫耀!她是一个善于将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享乐主义者,又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悲剧感的人;她是名门之后,贵府小姐,却骄傲的宣称自己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小市民;她悲天怜人,时时洞见芸芸众生“可笑”背后的“可怜”,但实际生活中却显得冷漠寡情;她通达人情世故,但她自己无论待人穿衣均是我行我素,独标孤高。她在文章里同读者拉家常,但却始终保持着距离,不让外人窥测她的内心;她在四十年代的上海大红大紫,一时无二,然而几十年后,她在美国又深居浅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以至有人说:“只有张爱玲才可以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与极度的孤寂。”我想这种风格不仅与她人生经历有关,还有就是当时的社会大环境。纷繁动荡的年代引人多思。
文化作品风格的多样造就文化领域多样,而文化作品又体现着创作人的个性,正是每个人的不同,所创作的风格则不同。不以他人的评价而人云亦云,保持自己独特的个性,文学的价值则就体现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