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三下乡,成长的不止是孩子,还有我自己。
虽然知道三下乡并不简单,这个过程很苦很累,但我一直都很向往。我读高中的时候,我就从师兄师姐口中听过三下乡,他们说去三下乡主要是支教的。这是我对三下乡最开始朦胧的印象。当我自己亲身去体验下乡生活时,我是满怀期待和满腔热血的。期间,我有些同学可能是被学生的调皮给气到了,觉得自己的用心良苦被学生辜负了,也可能真的是觉得下乡好苦,他们说很想回家,很想快点结束三下乡。但我却是越来越舍不得走,越来越想整天都和学生待在一起,一起玩,一起闹,一起笑。
要说这个过程我学会了什么?我想,首先,学会了做饭。在之前,我不会做饭,也并不想学会做饭。但期间,因为自己是后勤组组长,所以觉得自己应该要学会做饭,对它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特别是看见好多同学都能烧得一手好菜。于是,我找了同学帮助我。一次不行,我就再试。一开始,他们让我去切蒜蓉,教我怎样握刀力是最好使的,手不会痛;教我抵住刀的一端,然后去切蒜,这样蒜就不会飞得到处都是。后来,我积极请求想掌勺。同学就教我应该怎样翻那个菜,菜变成什么颜色的时候要加点水等等的。就拿蚝油生菜来说。一开始,我以为生菜是灼的,但后来才发现是炒的。要先把锅里的水烧干净,再放油,油爆熟,放蒜蓉,放完蒜时要立马炒,因为它很容易焦,之后再放生菜,炒啊炒,再放蚝油,最后加水,盖上锅,煮好。看似简单的一道菜,但也要学才能会。
其次,我觉得自己处事的方式成熟了。之前,我觉得自己做事有些公私不分,很容易就带有个人情感。但因为每天都要分任务,我不想让别人说我任务分配不公平,所以我尽量让每个人都能试一试每项工作。起码我觉得我做事公正了,我希望我可以把学到的东西一直保留下午。在下乡之前,我不喜欢勉强别人去做事情,更不喜欢用手里掌握的权利压着别人让别人去干别的事,所以很多时候,如果同学不配合,我也没办法,只能把他的工作包揽下。但三下乡时,我知道了在必要时期是要采取必要手段的。别人再不想做这件事,也一定要做,因为这每个人都要轮着做。在处事这方面,我还学会了分工是一定要的。众人力量大!做事情时,我们一定要分好工,不能以为自己是万能的,什么都能干,要看到别人的长处,学会利用他们的优势,齐力把事情办得妥妥的。
最后,在为人的方面,我也成长了。无论是与同学相处,还是与比自己大的,比自己小的相处,我也相处得更加好了。知道了和他们应该以怎样一种方式相处会比较舒服,比较自在。从之前的不懂变通到学会了要像水一样做人,到怎样的环境就成怎样。
感激三下乡,教会了我那么多那么多,希望我可以把它好好地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