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实习实践经验 · 正文

实习实践经验

阶梯
编辑: 作者: 发布日期:2013/08/18 点击量:

儒洞镇,地处阳江市阳西县,与茂名市电白县隔河相望。当地经济相对落后,普通家庭的青壮年劳动力一般出外打工谋生,留下家中老人小孩。而我们这次三下乡调研的主题就有关于留守儿童。

近年来,社会都在关注留守儿童的问题,各种各样的调研也围绕着这个主题。调研的结论,可以总结为这么几点:1.留守儿童因为缺少父母平时关爱,在心理成长上会不可避免出现缺陷;2.因为缺少父母的及时引导,留守儿童在人格成长方面会有一定缺憾,且容易误入歧途;3.留守儿童缺少监督,学习上会比别的孩子独立性更强,要么更自觉,要么更懒——多数是后者。

一般来说,对与留守儿童问题,我们一般归咎于当地经济相对落后。显然,在当代社会,知识型经济处于执牛耳的地位,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以及他们参与经济活动的程度可以直接决定一个地方的经济发达与否。经济相对落后的地方,教育也相对落后,本地人才的培养更为困难,如果不引进人才,只会陷入死循环。在调研当中我们发现,当地的教师资源非常缺乏,许多学校只能开设基本的文化课程,而其他对小孩成长至关重要的课程例如美术、体育、音乐等的专业老师非常缺乏。更糟糕的是,在普通的中学里,老师的教学只是一种简单的走过场,而学生的学习也只是被动式的应付。许多学生读完初中,便走上了工作岗位。人才的缺乏,导致经济发展缺少基本动力,更别说转型升级。这一切,都加重了留守儿童问题的严重性——经济落后的地方,只能沦为廉价劳动力的输出地。

所以,我们说,必须依靠引进人才,来破解上述经济发展的死循环。然而,这只是一个直接的办法,在调研当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个更加可持续的办法:更新观念。引进人才已经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工程,而它也能有效更新当地的观念。我认为,如果我们能在人才引进之前有效更新当地人的观念,那么后面的工作就会顺利许多。

自然与科学课堂上积极的孩子们

说了这么多更新观念,到底是何种观念?读书无用论盛行于此地,而持这种观点的一般是比较贫困的家庭。更新观念这一工作,主要针对他们,让他们切身体会到知识的魅力。很难想象,偌大的儒洞镇没有一间图书馆,没有一间电影院,没有一座能开展大型文化活动的公园。当地普通家庭的生活除了工作、看电视,就是去十几公里以外的海滩闲逛。我们常说,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两手抓,在我看来,在落后地区,要先抓精神文明。

“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没有知识,没有文化,只能落后。

上一条:儒洞的雨
下一条:小戈登的梦想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