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教授的爱情课(节选):
“如果这辈子只爱自己一个,是挺轻松的,可如果开始爱上别人,人生就会变得纠结辛苦。一下子就进入心扉,根本就没有可以做好心理准备的时间,出乎意料、不知不觉、莫名其妙地,就猛然闯入了内心。琢磨着自己是不是吃错药了,又琢磨着自己是不是疯了、癫了。”
“如果有必要相遇终究会遇到的,如果遇不到就说明我们之间没必要相遇。”
“漫漫岁月是如何孤身度过的,会不会孤单寂寞。那时一个人生活,从不觉得孤独。可是第一次有了心爱之人,想到要离开那个人,我就孤独到不能自已,恍如整个宇宙只剩下我一人。”
“在我存在的世界,就算我消失,世界依然如故,只有我会被忘却。我不曾害怕,即使离开我所生活的世界,前往另外一个世界,即使没有任何人记得我,也毫无关系。可是,现在...我有点怕了,因为有了一个不想被忘却的人。”
“情深之后走掉的话,不仅是要走的人,留下来的人的心也会深深伤痛的。”
也许这就属于“不是因为寂寞才想你,而是因为想你才寂寞”的爱情了。没有了爱情,或者说没有了依恋,这真的叫生无可恋了,所以即使离开也无所谓舍不得。但是感情,特别是爱情,对于凡人来说,可以是最大的胜利,以及最大的伤害,远远超越金钱和权力对人的影响。那些贪官最终不也是败在情欲之下吗?
人生而处于一种关系里面,最初是一种自然的亲子依恋关系,再而发展同伴关系,再到亲密关系。婴幼儿时期的亲子依恋关系类型对人日后的人际关系建立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亲子依恋类型大概有三种,安全型、反抗型、回避型。婴幼儿时期与抚养者的这种关系决定了一个人最初对于陌生他人以及周围世界的基本安全感,缺乏安全感便会产生焦虑。成年后许多人称自己缺乏安全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儿时未能与抚养者(通常是父母)建立安全型依恋,这必定会影响他日后与恋人建立亲密关系。
通常情况下,这些经历的人会发展出两种不同类型的个性,一种是慢热型,一种是极度警惕型。他们的共性都是,自我防御性高,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自我开放的程度较低,要有相当的时间和相处才能信任他人。非常害怕受伤害,一旦投入到一段感情,非常忠诚和付出,也以同样的标准去要求对方,容易发展出过度占有欲和控制欲。这些特性通常是在亲密关系中显露出来,也影响着他的亲密关系的建立。有些人是不太会与异性相处,不知道如何把握开放度和亲密度,甚至会表现出退缩不前;有些是不会跟异性谈恋爱,变成自己跟自己谈恋爱,当然通常这种人是比较独立的。
早期的亲子依恋会影响我们日后亲密关系的建立,但也不是起必然决定的作用,如何跳出这些魔咒般的“轮回”呢?
重新认识你自己,给自己一个重生的机会,努力做到你想成的那个样子,倘若做不到,再审视和反思自己,学习悦纳自己。这一切都源于改变的愿望和力量。别指望找到那个能给你安全感的人,他(她)不是你的拯救者。这是一种我们常常会犯的错误迷思。成年后的安全感多半要靠自己去建立的,也许他能够给你一种安全的感觉,但这也源自于你对他的信任和开放。其实每个人内心都有他的恐惧,有些恐惧是有原因的,但也有一些是无原因的恐惧和焦虑。自己的生活要自己去负责,不要以任何的理由去尝试转嫁自己该承担的责任。这其实就是生命的意义。
还有一点就是,我们很多时候纠结的是我们的过去,你的另一半即使能理解你,他也不能代替你去修复那些伤疤,唯有你自己才能去修复它。与过去做一个连接,哪怕是一个超越时空的对话,一次重逢,一次返途……尽情去宣泄情绪,说出埋藏在你内心一直很想说但迟迟未能说出的话,拥抱你想拥抱的人……与过去做一个了结,承认已经发生的事实,接纳过去,接纳自己。就让过去的经历好好地安放在一个你认为合适的地方,就让它静静地放在那里,偶然当你想翻开去看的时候,可以去看,看完就把它放回原位,但不能再放错位置,它也就不会影响你。然后在过去和现在之间划出一条分界线,活在当下,这时你已经不是过去的你了,而是一个重生的自己。此时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重新认识这个世界,认识周边的人,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和心态去看待身边的一切。学习付出,学习爱人,学习投入,学习感恩,学习包容。人是在与他人的互动中获得发展的,这是一个主动融入社会的过程。回顾你身旁,是否有做到这一切?当我们问,为什么自己身边没有朋友,为什么没有人喜欢自己的时候,我们可以审视自己有没有用行动去表达我们对他人的关心,对生活的珍惜。这些可以充分看出我们对生命的基本态度和对生活的基本期望。真正尊重生命,热爱的生活的人是个有爱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他绝对是个积极主动的建设者,而不是旁观者;他的世界里面不只有自己,还有他人;他有更广阔的视野和胸怀,不仅为自己而活,更为了他人的福祉而活。这看似很难做到,甚至有些虚伪,但是我认为,在文明的社会里,这些都应该成为一个公民应具备的公民素质和理想。
语言是思维的表达媒介。我们通常认为人类比其他动物高级的原因是具备言语的能力。任何东西都有两面性。语言也可以成为误会,谎言,怨恨,罪恶的根源,也触发人的不同情绪,喜、怒、哀、惧。语言可以成为杀伤力很强的工具,它具有迷惑性,甚至欺骗性。正如我们常常会被自己的内在语言所欺骗。比如,自己认为很爱某人或某物,常常想着它,替它欢喜,替它担忧,认为自己对它很好,但倘若无法把所想的转化为实际行动,这足以证明,其实你并没有那么爱它,你不过被你所想的,被你的内在语言所蒙骗了。
行动胜于一切。爱的表达不只是思念记挂,不只是花言巧语,而是爱的行为。至于爱的行为怎么表达呢?形式可以千百种,但唯一可循的原则也许就是,你希望别人怎么对待你,你就怎么对待被别人。举一个例子,女生会说,我希望他可以浪漫一点,不时给我一些小惊喜。但可笑的是,这个想别人对她浪漫的女生自己一点也都不浪漫,这让人很怀疑,到底她真的是喜欢浪漫吗?喜欢被浪漫对待吗?其实不然,因为如果她是一个真正浪漫的人,她的生活,她的行为应该处处都透露出浪漫的气息才对,也只有当她是一个浪漫的人,她才喜欢被浪漫对待。也许她的内心深处是渴望浪漫的,但是这种渴望需要找一个人来满足她,帮她实现,这恰恰也是大多数人的情况,让他人来满足自己的愿望,于是又重演了寻找拯救者的梦。人人都是渴望完美的,大多数人都希望找一个跟自己个性互补的人,(互补的前提是相似)追寻一个更完满的人生。(拼出一个“圆”)这是非常普遍的一种心理效应。但是切忌的是,没有一个人能够那么完整地帮你弥补缺陷和不足,爱不能只是索取,否则他人就会离你而去。真正去欣赏你爱的人,而不是让他变成你想要的那个样子。即使在亲密关系中,也要保持一定的空间,是一种相互依恋依靠,而不是纠缠共生。没有自由呼吸的空气,爱到窒息,缘便尽。
又正如,有些人很喜欢养小动物,我们很轻易就给他们贴上“有爱心”的标签。事实上,这两个根本不可以对等。真正有爱心的人,他可以喜欢小动物,也应该有其他爱心的行为,比如热心帮助有需要的人,而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养小动物。(因为动物温顺,不会伤害他,并且能够陪伴他)识破外在的语言装潢,透过表面,看清内在本质。
爱情作为人类最美妙最深刻的一种感情,年轻人应该勇敢去追求。按照埃里克森的人生八阶段理论,这是18-25岁青年人的第六个人生阶段,此阶段要解决的危机是,亲密对孤独。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就能避免孤独感。只有顺利地解决每一阶段的危机,才能更好地过渡到下一阶段。然而现在的爱情总是显得太“昂贵”了。一方面,金钱主义盛行,只有必要的物质基础,才能撑得起爱情。另一方面,社交媒体越发达,人就会变得越孤独。科技确实是为人们的交流打破时空的局限,恰恰也是因为这个便利,人们似乎变得理所当然的,不用面对面的talking,而只需typing。在这typing的过程里,又玩味着语言文字游戏,那些表情符号再怎么生动也不能代替人的真实情绪及其对人的冲击力。
在爱情里,单恋通常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爱不在对的人,或者爱不在对的时机,也是我们常说的,一方爱到死去活来,另一方没有感觉。我个人认为,感觉是爱情成立的一个必要非充分条件。女二号单恋主角的心情大概都如此:“不想想起偏更记起,假装开心心更悲,辗转反侧因为你起,愿你不是你。只好爱你痛到不知痛,缘来缘离没法懂,然而如从没相逢,来年回头梦更空……”所以爱情永远都只能在那个刚刚好的时间,你爱的人,同时也爱你。早一秒,迟一秒,都会错过,不让人解释,不能问为什么。
好想好想和你在一起,和你一起数天上的星星,收集春天的细雨。
好想好想和你在一起,听你诉说古老的故事,细数你眼中的情意。
好想,好想,好想,好想,好想好想和你在一起。
踏遍万水千山,走遍海角天涯,
让每一个日子都串联成我们最美丽,最美丽的回忆……”
没有爱情,故事怎么以幸福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