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这部著作我们从小便熟知。不管是小学,初中,甚至是高考的必备题目里,《论语》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但我们所接触到的,只不过是简单的《论语十则》或是一些数目较少的经典语句,没有能接触到论语的全貌也让我觉得十分遗憾。在本次的阅读中,有幸能够再次阅读论语全书,从另一种视角去切入,让我感到十分高兴。
本次学习要求从“孝”这一角度去切入,起初我感到有些棘手。因为就我之前对《论语》的了解,其传达出的最主要的几个核心思想便是“仁”、“礼”、“教育”、“中庸”和“人事”,而“孝”虽然也有诸多提及却不是占到主要地位。因此,想要找到其中的有关孝的思想部分就必须通读全书。
书中涉及到“孝”这一思想的语句并不太多,因此最开始我本想先是结合注释版本在全书中找到了有关“孝”的句子,将他们摘抄出来后整合,再从其体现思想分类来做报告。然而在整合过程中,我发现《论语》中的孝道思想是不能完全独立出来的。虽然有的话是明显讲述孝道的,但其他一些讲述“仁”、“礼”等其他思想的语句中也夹杂着对孝的诠释,这几个思想难以完全脱离。所以最后,我决定以讲述孝道语句为主,其他语句为辅,共同整合来分析《论语》中体现的孝道思想。
首先第一点,就是孝的地位。在《论语·学而》中的第二句——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也就是说的这一点。有子说,做君主要抓住根本,而孝悌就是这根本。一个孝敬父母的人怎么会犯上作乱呢?因此孝是一个人能做为人的的根本,而孝道衍生出来的道德和爱心才是为人处事,工作生活的基本要求。一个人不管能力多强,学问多高,如果没有了孝,失去了良好的品质,那么他的存在便会成为社会的危害。
以孝作为道德的标准,在《论语·学而》的另两句话中也有体现。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都是在强调道德是学识的基础,而这里面的道德,便是指孝道。
其二,便是“孝”的评判标准。怎样的孝才是真正的孝道,《论语》中有诸多地方给出了答案。《论语·为政》中的经典四问可以说是给出了不同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认为的,却又真真切切的评判标准。首先一句——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说出了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标准,即“无违”,这无违指的是什么呢?在下文看来其指的就是无违于礼,父母在世要以礼供养,父母离世要以礼安葬,这看似简单的标准如今却有几人能做到呢?以礼安葬可以说有很多人能够做到,但为什么尽孝非要等到父母不在时呢?所以我认为前一点,也就是父母在世时能以礼服侍,是更重要的标准。其后一句——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则道出了前面一句未完成的部分也就是生与死的交界。父母生病时焦急如焚,此时便能够体会所谓孝的意义。父母生病时,方能体会到父母担心自己子女的感觉,正因为生病处于生与死的交界,才能够更加深切的体会到对父母的爱,这也就给了那些之前未能以礼供养父母的孩子们尽孝的机会。所以这标准之二,便是父母生病时的焦急心态及细心照料。
经典四句中的第三句——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便是对前两句更深一步的要求。仅仅能够以礼供养并不是最高的孝道。孝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是一种爱。这种爱,是区别于人对待动物的调养的。因此以礼相待就要上升到心灵上的抚慰,老人们期盼的不仅仅是吃饱穿暖,更是希望得到儿女们的关心和儿女们的爱。因此这第三条标准便是用心呵护,用爱赡养。四句中的最后一句——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可以说是孝中的最高标准,即态度。有了做出来的行为,有了感情上的关爱,更重要的是有细枝末节上的良好态度。有些儿女每天按时做饭,在父母生病时也会真正关心,但在有时难免态度恶劣,借父母发泄心中的牢骚与不满。因此,有了孝心,还要态度尊敬,有了发自内心的爱,才有包容父母的态度。这也便是第四条标准。
最后一点要说的,就是孝的做法。有了孝心,不能够只藏在心里,还要做到。《论语·学而》中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便是最基本的一点,即能够竭尽全力。对于这点,孔子的弟子子路可以说是一个典范。一次,子路见父母许久没有吃过饱饭,便不辞疲惫,翻山越岭走了几十里路去山另一边的舅舅家借了一小袋米,虽然回来后身心俱疲,但子路毫无怨言,而且心满意足,不是因为他吃上了一餐饱饭,而是他真的竭尽全力侍奉了父母,让他们的愿望得到了满足。
《论语·里仁》中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做了更进一步的阐释。即除了孝敬父母任劳任怨外,还要遵照他们的想法,及时发现父母做错,想要劝改,也要有一定限度。这一句也便说出了孝顺的意义。人的四项难免有差异,父母和孩子也会有意见不合的时候,但世事无绝对,在这种情况下,子女就应该不与父母争辩,顺从父母意愿,以尽孝道。《论语·里仁》中的另一句——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也说出了一个细节的做法,即了解父母的年龄。知道父母的年龄,他们每增长一岁既要有欢喜其长寿的开心,也要有担心其年老的关心,这一喜一惧,便是在内心中孝道的真实体现。下一点则是《论语·里仁》中——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的体现。父母在,就要以父母为重心,生活在父母身边以尽孝道。即使是出远门,也要让父母知道自己去向何方。虽然南怀瑾先生对这一句中的“方”理解为方法,既能够让父母安顿好,但我仍然认为此句中的“方”即是让父母知道自己在那里,心里能够有着落。最后一点比较难做到的——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即在父亲离世后三年,要按照父亲处事的原则做事。这点就不仅仅体现对父亲的怀念,更是对父亲的尊敬以及在心底烙下的关于孝道的深深的烙印。除了以礼供养父母,心中爱父母,态度上尊敬父母,这最难做的就是遵照父母的为人处事方法继续生活,而这也是孝道中最精髓的一点。扪心自问,我认为我能够做到这一点,因为父母的为人处世是他们一生积累的结果,这其中不仅有经验,还有爱。父母传授的为人处世之方,包含着对子女的殷切期盼,能够告诉子女如何更好地生活下去。因此我认为以上四点,我们都应该去做、
综上所述,我认为孝道,不仅仅是单方面的,更是子女和父母双方的一个互动。子女对父母尽孝,不是单纯的被动,而是受到父母养育之而后的情感纽带所触动的主动行为。因此尽孝道,作为做人的根本原则,在当今的社会中依然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除了以上所说的孝道外。在论语的其他部分中亦有孝道和其他思想的混合以及孝道思想的演变,在此只做举例陈述。如《论语·为政》中的“孝慈则忠”便有些将孝与忠的思想结合连缀。由此可见,孝的思想在论语中其实还是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有时可能会觉得古人留下的规矩过于封建过于刻板,但仔细想想,其实所谓的刻板正是我们日渐消失的传统文化啊。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我们这一代,更应该继承优良的传统文化,尤其以孝为先,在生活中能够做到基本的孝的礼仪,才能够在日后的生活中以更多,更深厚的的方式来全心全意孝敬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