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初接触《老子》(又名《道德经》),本以为它会是一本研究人们品德修养规范的书籍。然而,在翻阅过书本里面的内容后,我才发现此道非彼道,此德也非彼德,之所以称为《道德经》,则是因为它由《道经》和《德经》组成。而在我细细品读《道德经》一书后,我也不禁感叹:此书果真神奇。短短的几十个篇章,仅仅简洁的文字,但其涉猎的范围却是广泛的,内容丰富,上至治国之道、哲学文化,下至日常处事,甚至还有着养生之道的内容。它让我看见的是老子的博学、老子的信仰、老子的梦想,也让我看到老子心中的“道”,高妙而深邃,老子心中的“德”,精微而到位。
(一)初识《老子》
那么,所谓的“道”到底指的是什么呢?平日我们了解到的“道”便是人们行走的道路,而在《道德经》一书中,这“道”便是上升到了规律、法则、道理之意,亦有着客观事物的自然规律。那么老子认为的“道”又是怎么样的呢?我在阅读此书后,有了以下的看法:
老子开篇便在“论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可见,在老子看来可以说出来的东西皆非永恒之物,真正永存的事物,其存在的形式是多变的,不可言明,但它的精髓、品质却是不变的、长存的。举个例子,假若一个人能够服务他人、服务社会,贡献自己建设这个世界,即使他离开人世,他的肉体(可名状的事物)都消失不在了,但他的精神却不会随之消失,反而永存万世,激励着人们向善,也让人们永远敬仰佩服。
而老子又论到“天地长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万事万物的“道”自有其规律,其宿命,各个永恒事物之间相互影响、交杂,事物便是处在一个规律的平衡点上发展的,旁人的插手亦不可改变什么。而在往下阅读此书,便不难从“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等等的句子,清晰地了解老子的主张便是: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不管是在政治上,兵法上抑或是人生处世上,老子一直都是追求着“无为”。但是,细细思考,老子的“无为”又并非真的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管,任其自生自灭,而是一种追求避开强大的阻力、避免巨大的损失的态度,保存自己的实力,韬光养晦,等待到正确的时机出现,便可一举成功。
那么,所谓的“德”到底指的是什么呢?在我的理解,“德”在此书指的便是一种人生观、世界观。在老子看来,这“德”是有上、中、下之分,“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同时“道”和“德”是不可分割,“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一个只有人只有真正了解领悟到“道”的存在,才可能有好的“德”。而在老子看来,只有完全合乎“道”的精神,才能够称得上拥有“上德”,书中不少地方提到老子在治国施政上对追求的态度:“孔德之客,唯道是从”;“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不难看出老子认为的是拥有“上德”的治国之君(臣)能有一种无私地为人民服务,不求权势功名回报的态度,此外,他们能够领悟到世间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不强求,按照客观实际情况去治理好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而与此相对的便是“下德”之人,他们抱有着极强的功利目的,追求权势与金钱,任凭自己的主观意志去办事,往往不得民心,最后也是无所作为,无所贡献。
(二)感悟《老子》
在老子认为,在现实生活中能够长存的不是坚忍不拔、不懂变通的参天大树,而是懂得屈服、接受现实的柔软小草。诚然,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会面对到各式各样的挫折与困难,若是采用“硬碰硬”的方式,精神虽是可嘉,但却极易导致“两败俱伤”或是“全军覆没”的情况。相反,若是懂得“柔弱的小草”,当狂风暴雨来临之时,它能都弯腰屈服,避开风雨,当风雨离开,阳光普照时,它又坚韧地再次站起,茁壮地生长。《老子》中体现了的“无为”思想,告诫着我们当遇到强大的阻力时,我们要学会接受现实,敢于面对现实,审时度势,以一种追求避开强大的阻力、避免巨大的损失的态度,保存自己的实力,韬光养晦,等待到正确的时机出现,那么便可以最小的损失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