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得天堂下得地狱》是美国安迪.安德鲁斯的著作。这本书构思奇特,描写一个人失业后穷困潦倒,祸不单行,住院昏迷期间在梦中成为时间旅行者,分别在七个地方遇见七位名人志士,并从他们的信笺中获得深刻的感悟,最终醒悟,重新站在人生的道路上,继续前进。
我们在人生道路上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碍,其中最大的敌人便是自己,每一次错误、失算、跌倒,都会在我们脑海中不断重现,每一个未能达到的目标都会令我们因为万事蹉跎而新生厌念。我们的沮丧早已将我们缠绕,使我们动弹不得。当我们因此感到失望时,我们便会开始变得懒散,从而更加失望,碌碌无为。
书中针对这些个人问题,提出我们首先要为自己的问题承担责任,然后才能解开自己的束缚。我们要控制自己的思想,当忍不住问“为什么是我这么不幸”这个问题时,我们要立刻用“为什么不是我”这个问题来反诘自己。不幸是一种挑战,是学习的机会,身处逆境时,我们并不是在处理棘手的问题,而是在做出一个理智的选择。此时我们要当机立断,掌握自己的命运。
其二,天下每个人都是受到信念或是恐惧的驱使——非此即彼——因为二者并无大异。恐惧或信念都是期待着尚未发生之事的心情,或是对待某些无形之物的态度。只是,心怀恐惧的人终日生活在崩溃的边缘,心存信念的人却总能获得报偿,即令所坚信之物呈现眼前。所以,我们要做到逆境当前,化恐惧为信念,义无反顾,勇往直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关于宽容,颠扑不倒的一条真理是它并不是通过努力才能获得的奖励,而是馈赠给别人的礼物。当我们宽恕别人时,我们解放了自己的灵魂,消除了胸怀中的怒火与憎恨,通过宽恕别人,我们的灵魂可以不受束缚地追求未来的幸福,不被过去所羁绊。总而言之,宽恕既是给他人的馈赠也是给自己的礼物。
但是,于我而言这本书也不是完美的。首先,我觉得它还是跟大多数旅游的书一样,犯了单篇拼凑的错误。其次,它的简介跟它的书名甚至内容其实并不搭配。简介中重点提到“没有旅行的生活只能称之为生存。一生中至少要有两次冲动,一次为说走就走的旅行,另一次为说谈就谈的恋爱。书中的主人公就是作为一名时间旅行者在进行一段寻找希望与发现自我的旅程。”但其实书中作者对旅行的笔墨并不多,甚至,这些东西也可以在另外的情境中凸显,如主人公读了一本励志书,得到某个良师益友的鼓励。最后,这本书的章节里面还提到“为了获得想要的结果,我们甚至不需要享受过程。”这个观念与旅行的意义相冲突,我觉得旅行的过程可以让我们找回自己的灵魂,所以,过程很重要。
所以,于我而言,这本书的有效内容其实就只有其中的名人志士给主人公的信笺里的内容,如若要看旅行书,这本书不应列入选择,但如若是想看一本励志书,这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至少,在假期进入懒散阶段时我就选择看了这本书然后那种“过一日算一日”的念头顿时灰飞烟灭,而后我似乎听到一个来自心底深处的声音在呼唤我回归满怀斗志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