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围城”是目前中国大城市不可回避的城市病。2013年全国设市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1.73亿吨,如果堆在一起,可以堆出500多座百层高楼,广州产生的生活垃圾两天不处理就能堆到香港。据预计,2020年广州的垃圾日产量将达到2.57万吨。就目前而言,现有的垃圾处理设施几近饱和。
一方面是城镇化进程在加快,城市垃圾体量以超过10%的年均增长率增加;另一方面陆续满负荷的陈年垃圾填埋场,超负荷运转的垃圾焚烧厂,历年累加的未处理垃圾……这是包括广州在内的中国城市都在面临的难题。
由于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垃圾治理理念未被社会广泛接受,垃圾分类没有普遍实行,“废品回收”成为难以破解的棘手问题,“垃圾围城”成为困扰发展的生态困局。环保部部长周生贤曾就环保问题指出,全国4万个乡镇、近60万个行政村大部分没有环保基础设施,每年产生生活垃圾2.8亿吨,不少地方还处于“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状态。
“垃圾围城”,与PM2.5一样,逐渐对人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如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远丰村是一个有400余人的村庄,村后有座垃圾山,10年间12人因患癌症死亡,被不少媒体为“癌症村”。严峻的现实迫切需要我们对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进行反思。
目前世界上通行的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填埋、焚烧和再生循环利用三种。然而,这三种形式在中国却寸步难行。一是垃圾掩埋不现实。中国是一个土地稀缺的国家,特别是人口密集、垃圾产生量大的城市地区,填埋方式将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二是垃圾焚烧不易被社会认可。近年来垃圾焚烧厂项目的选址、开工备受质疑,乃至引发了群体性事件来阻止焚烧厂的设立。三是垃圾循环利用难以为继。早在2000年,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便被列为首批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但试点至今,很多城市中的垃圾分类工作都陷入了名存实亡的境地。由此可见,解决“垃圾围城”,仅仅依靠政府部门是很难解决的,很大程度上还要依靠全民的积极参与。
纵观世界上解决垃圾围城问题比较成功的国家,比如丹麦。丹麦的垃圾处理基本分为几步:全民行动,垃圾分类;废物不“废”,回收利用;焚烧技术,供电供暖;减少填埋,逐步消灭。减少垃圾总量,变垃圾为能源,是丹麦垃圾处理的宗旨。据统计,2010年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只有1.9%的垃圾被填埋处理,而在20年前,这个数字超过40%。丹麦正是从政府到公民都行动起来,才获得了今天举世瞩目的成绩。
解决“垃圾围城”,关键是要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加以推进:一方面,应将更多公共财政资金投向垃圾处置全过程,以更严谨的态度和更负责任的决策来制订垃圾处理政策法规、布局垃圾处置设施;另一方面,需要全民参与,从垃圾分类、减量开始,再加上焚烧等技术的采用、资源回收率的提高,垃圾围城难题终将被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