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管笛心声 · 正文

管笛心声

患病的老“台北”
编辑: 作者:邓舒欣 发布日期:2015/05/26 点击量:

   我很喜欢台湾,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喜欢了。刚开始是因为看台湾偶像剧看多了,帅哥美女赏心悦目;逐渐长大后,在这些剧里,我看到了更多,也因为亲自走了一趟台湾岛,我也更加热爱这座城市,繁华时尚的台北,蓝天碧水的垦丁,清新淳朴的南雄,还有一群与大陆失联多年、思乡愁乡的故人,无不透露着一个海岛之国的青春还有梦想。所以,当我拿到老师的80本优秀书目选读书单,我第一眼就被《台北人》所吸引,从图书馆一层一层的书架上找到这本书,开启了一段从另一个年代、不同阶层角度看台北的旅程。  

 

(一)初读

刚开始看的时候,并不太了解作者白先勇这么写故事为何意:经历过一段又一段情爱后成立了尹公馆的社交高手尹雪艳;年纪轻轻成为军嫂寂寞孤独最后又变得热情开放的朱清;岁除之夜吹嘘自己过去丰功伟绩的退伍军人赖鸣升;风光无限激情放荡却又无比贪恋纯粹的歌女金大班,有人来了,有人离开了,生活却仍旧继续着,故事虽是吸引人,因为有很大的悬念在,但每一个故事却仿佛只是讲了一半,让人云里雾里去。随着往后翻阅,看见了不同身份、不同阅历的大陆人在台北“作客”多年的生活,我逐渐明白,这不仅仅是故事,而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  

 

书名虽是“台北人”,但讲述的却不是真正地道的台北人情和人文,这是一群没有选择唯有安居台湾的“异乡人”,当往昔成为云烟,他们在陌生的土地上开始变得无助、麻木、失去自我。这本书一共收录了14个独立却又有密切关系的故事,不得不惊叹作者白先勇是个优秀的作家,他以客观小说家的身份描绘出一个个出生在中国大陆、随着国民政府败退台北后的人物,他们来自不同的阶层,他们曾有风光无限的过去,或许也有着曾经纯真充满希望的回忆,但是,随着被迫的撤离,他们不得不面对现实的生活:年老、失势、麻木、绝望,14个破碎的故事凑拼出一个最真实的旧“台北”,一个患病的“老台北”。  

 

(二)再阅

读完了这本书,再细细翻阅一些片段,我想我能用两个词来说出这一些“台北人”患的病:固执、“怀旧”。无论是曾经的英雄美人或是普通的小伙姑娘,无论是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还是性格发生过巨变,他们意识下的“追求”、“讲究”仍然不曾改变

《永远的尹雪艳》里,客人们喜欢在尹公馆作客,因为“尹雪艳公馆一向维持它的气派。尹雪艳从来不肯把它降低于上海霞飞路的排场”,“即使是十几年前作废了的头衔,经过尹雪艳娇声亲切地称呼起来,也如同受过诰封一样,心理上恢复了不少优越感;《一把青》中,即便是过去多年,朱青早已褪去青涩与淳朴变得美丽妖娆,但她意识下寻找空军小伙儿,因为她仍旧还念着那个爱她宠她珍惜她的年轻军人;《岁除》里,退伍军官赖鸣升一直叨念着当年的年少轻狂、台儿庄的风光;《金大班的最后一夜》中,金大班被唠叨两句便连珠炮似地说道:“我金兆丽在上海百乐门下海的时候,只怕你童某人连舞厅门槛还没跨过呢。”说罢径直走入舞厅,“才一进门,便有几处客人朝她摇着手,一叠声的‘金大班’叫了起来”。

这些做客异乡的大陆人有着强烈 “大陆情结”,或许是在台湾的日子并不太久,或许是总觉得自己很快就能回到大陆,如陈祥泰教授所讲这些“台北人”想的、念的是“对大陆的魂绕梦牵、深深眷恋的感情,但这也是一种精神上的迷茫与空虚、心理上的失衡与失落”,但也正是因为这种稍有过于强烈的、扭曲的“情结”,他们的故事注定是伤心、悲哀的,过去在大陆获得的风光、虚无的名声、真挚的情感一直在影响着他们、折磨着他们,让他们无法踏实地重头开始,在这一片新的土地上死心塌地的生活,固执地“怀旧”让昔日的美人们失去正常人的感情,变得麻木,迎来送往或是木讷痴傻;让曾经的英雄们沉溺征战的荣光,从此消极无为。

在《台北人》里,我看到了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一个企图将本土“繁华”全数移植到异地的社会,和一群困顿麻木的众生,这不免让人感到心痛悲哀。

《台北人》一本书让我看见了一个不一样的台湾,它不同与我看电视剧中的那般烂漫梦幻,也不同于我旅游亲身所见的那般清新淳朴,在交接的时代里它仍旧有过糜烂与颓废,也有过真挚与执着。这本书让我更加了解同情一座岛的过去,惊叹佩服它成长,期待它的未来。  

 

 

 

 

上一条:华丽,却无法转身——关于《华丽转身》中的Sean和迪迪
下一条:行政助理也难当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