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余年前,南汉皇帝刘岩行船至小谷围,见岛上草木繁密,年兽丛集,有王气之象,于是将刘氏皇族的墓地选在此处,辟为陵园和猎区,同时兴土木修建行宫“昌华苑”,并在御苑南北高地上各筑一亭,作为戍军的哨所。如今,千年逝去,沧海桑田,曾今叱咤岭南的南汉王朝早已土崩瓦解,曾经富丽堂皇的王宫后苑亦早已不复存在。古老的建筑经不住历史的摧残,早已奄奄一息了。
现今,让我们追寻历史的脚步,穿越时空,去探寻那古老的气息。
南汉黄陵
在大学城中环华南师范大学公交站的背后,有一个大理石碑,写有“南汉二陵(康陵)”,其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沿着石碑旁边的石阶爬上山岗,穿过一片灌木,眼前豁然开朗,康陵不经意间闯入了我的视野。平整而宽敞的绿草坪,把康陵衬托得更加壮观。
康陵是南汉国开国皇帝刘岩的陵墓。公元917年,刘岩建国称帝,都番禺,国号大越,次年改国号为汉,史称南汉。据有今广东、广西及云南一部分。刘岩在位前期选贤任能,政务清明,后期逐渐荒淫,广聚珠宝珍玩,大兴土木,滥用酷刑,民众不堪其苦。公元942年,刘岩去世,葬于小谷围康陵。时过境迁,辉煌的皇陵在历史上多次被盗,早已千穿百孔,史书中所载的玉几金人、宝镜碧盘都已全无踪迹,仅留下一座筑有圆坛的地宫。
而今在康陵的山岗上,仅有老雷一家还在默默守护。守陵一纪茫茫无期,从当初的小雷磨成了老雷,除他以外,又有几人还曾记得地宫背后那烽火岁月。
仅有一个简易大棚保护的地宫
老雷一家守陵十二载茫茫无期
南汉德陵
与南汉国开国皇帝刘岩的康陵相比,相距不远的刘岩哥哥刘隐的德陵,受保护却颇为逊色。从华师南门进入学校,一直到8号教学楼,沿着教学楼往里走,一个白色的简易棚,便是德陵所在地。
刘隐,南汉国的奠基人。刘隐为官期间,积极录用客居岭南的贤士,稳定了岭南局势。刘岩称帝后,追谥其为襄皇帝。
现今,德陵已被重重杂草所包围,尽管路边有石碑标注,但是从外围看,与一个垃圾站无异。
被杂草包围的白色大棚——德陵所在
昌华八景
旧时人风雅,莫说遥山落翠的名川大山,就是村周遭的石木井泉也能引得他们一一吟咏一番,再结合时令风俗,归纳出数处胜景来。
今天的南亭北亭,现在看来不过是一息尚存在的古老村落,或是堆满漏檐残房的城中皮癣。但在过去的数百年间,北亭却以“昌华八景”而闻名于世。历经数百年的沧桑变化,“昌华八景”仅存“渭桥烟雨”,其他七景早已无迹可寻。
早在南宋时,北亭崔氏先祖在宅旁小溪上筑一石木桥,取名“渭水”。清乾隆年间得以重修,改筑为石桥,并保留至今。而桥头处的一间祠堂正是当年出资建桥的崔氏祠堂。
渭桥烟雨
穗石村炮台
顺着外环,从广东药学院正门进入,往右拐不远,便在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里,看到露出半米的石敦。由于杂草过于茂盛,原本3.8米高的炮台,竟变成了小石墩。
几百年来,曾经痛击敌寇的15座炮台,如今仅有数个裸露可见,其他均埋没在草丛之中,失掉了往日的威严。
后记
1953年,林徽因病重得几乎说不出话,但为了保住永定门城楼不被拆,她曾指着北京市副市长吴晗的鼻子说:“你们拆去的是有着八百年历史的真古董…将来,你们迟早会后悔,那时你们再盖的就是假古董!”51年后,“假古董”永定门城楼重修竣工。
一方面是对已经破坏的古建筑不断重建,一方面却是对仅存的历史古迹放任不管,这不能不说是对一个号称拥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的一个极大讽刺。
历史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如果一个城市缺了灵魂,只不过是一堆钢筋水泥铸造的森林,少了一份温情。
然而,那块曾被君王相中的“风水宝地”,如今正随着那一段辉煌的历史,逐渐淹没在草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