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自一人,沉溺在如水平静的空间中。没有纷扰,没有喧嚣,光线昏暗。用一颗得以沉淀的心,将自己完全置身于一部唯美而又严肃的影片中,实在是偶得的一次精神洗涤。因为偶得,所以愈加珍贵,那观影完毕后巨大的被震撼感,与复杂的情绪,唯有表达,才能不郁结于胸口。尽管对于这部伟大的影片——《朗读者》来说,任何的语言,都是苍白。
《朗读者》为我们诠释了这样一段超越世俗界限,渗入血液跟随生命流淌、却不会跟随生命消失的爱情。一个十五岁的少年和一个比他大二十一岁的女人之间的爱情,少妇孤身一人,少年初长成人,他们的结合看似刹那间的激情迸发,但却烙入他们心底,转变为一段不需见面、不需语言、却牵伴一生的真爱。
尽管后来女主角汉娜突然消失,她却一直在伯格的心中,从未消失,影响了他的一生。他以为自己能够忘怀,甚至试图与其他女子交往,但当伯格在审判庭上,看到坐在不远处的熟悉身影时,他才知道,她是他的宿命。
然而,这部影片若只是描述一段当时历史背景下的畸恋,事实上很难成为经典。当真爱上升到道德与历史层面,这个故事才有了超越世俗的意义。
多年未见,她竟背上了如此重的罪名。纳粹的帮凶、冷血无情的刽子手。他是该选择原谅,还是仇恨?
这部影片给我印象最深的地方在于两点,首先,是汉娜对于文化的向往。她是一个文盲,也因为如此,她才间接成为了大屠杀的帮凶。
她热衷于倾听朗读,她对文化世界中的美好事物的向往越强烈,她对自己文盲身份的厌恶和恐惧也就越强烈,这是同一种感情的两面。这让她近乎疯狂地走上了一条维护、追求尊严的道路,为此不惜撒谎,抛弃工作和爱她的人。
在审判过程中,汉娜为了掩饰自己是文盲的这个身份,不愿意在纸上签字,因而一人揽下所有的罪名。
这在那个时代,何其可贵,又何其可悲。汉娜向往文化的洗涤,在那样的背景下,有心无力;汉娜希望成为有文化受人尊重的人,却最终被自己的偏执所害。
她是文盲这一点,只有伯格在庭上看了出来。这分明是他们,真爱的表现。面对一个又一个令他震惊的事实,他却全盘选择了接受,因为他爱她。
另一个让我深有感触的地方,在于汉娜的道德观。
汉娜的道德观其实就是大屠杀所呈现出的道德盲视的典型体现:我们必须注意,汉娜并没有直接杀死、烧死某个囚犯,她只是按照规程挑选囚犯,或者按照守则没有开门,仅此而已,而这种情形,正是现代社会中的劳动分工所产生的必然后果。在集中营里,她只是履行着作为一名看守应尽的职责,她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要受到如此严重的指控,为了不让囚犯逃跑,她间接使得她们被活活烧死……但对于她来说,她也只是在承担自己的责任。
“如果换做是你,你会怎么做?”汉娜的这句话,让在场的所有人沉默。是呵,其实在当时的环境下,我们根本没得选择,错的不是汉娜,而是那段被扭曲的历史。
在监狱的食堂,伯格握住了汉娜缓缓伸过来的手,他狂热地爱过汉娜,并把自己的一生交给了这个她,但这个女人因为忠于职守而充当的无辜刽子手又是无法救赎和原谅的,原谅她,从某种意义上就意味着对自己道德观的背叛,伯格收回了还没有来得及温热的手。
在真爱与道德面前,伯格犹豫了,并最终选择了道德。
汉娜在影片中说过这么一句话,战争已经结束,逝者已经远去,我们更多要做的应该是寻求属于自己的生命价值。对汉娜来说,那些伯格为她刻录的卡带,就是生命的价值。当伯格做出了道德的选择,当汉娜失去了精神的寄托,她的生命也就不再具有意义。
爱情与道德,自古就难以两全。感叹于这段真爱的美好,遗憾于他们的爱情,不得不摆在道德的层面而无法得到成全。但《朗读者》这部影片带给我们,关于战争,关于道德,关于真爱的思考,才是这个故事真正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