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邑宏校友,现任广州金葵大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广州市科技专家库入库专家、广外公管学院校友会执行会长、广外天河校友会常务副会长与BNC执行主席,也是24-27年度广外公管学院MPA校外导师、24年度广外本科招生宣传大使。
近期,他的校友工作成果亮眼。24年9月至今,以BNC执行主席身份组织超八期广外校友商务交流引荐活动,助力校友间商业合作金额超千万;25年联合公管学院与BNC,搭建与高盛国际(廖奕东)、金发科技(戴耀珊)等优秀校友企业的交流桥梁,推动合作金额超贰佰万;同步配合公管学院组织超六场校友羽毛球联谊活动,丰富校友互动;协助学院校友会轮值会长廖奕东开展从化外经贸协会交流等活动,拓展校友合作边界;更积极投身广外60周年庆广发亮灯、“椅路同行”等捐赠活动,用行动反哺母校。

李邑宏校友接受访谈
在本次访谈中,李邑宏校友围绕校友工作意义、个人成长经历、资源连接经验、广外发展建议及对在校生期望等方面,分享了诸多干货满满的思考与感悟,为广外学子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
一、校友情深:传承与归属
(一)超越功利的传承
李邑宏校友认为,在宏观上,校友情义是超越功利的传承。“有国才有家,有校才有我”,广外前辈校友的努力,让 “广外学生优先” 成为企业招聘常态,这份认同感源于学校积淀与校友共同奋斗,如同海外华侨反哺国家的“根”之归属。
(二)扎实基础积累
在微观层面,有助于个人成长与互助。校友工作能带来跨行业交流的纯粹性,不同领域的优秀校友可坦诚分享经验,规避同行业利益冲突的隔阂;同时,反哺母校的过程能带来荣誉感,也为后代校友铺路,形成互帮互助的良性循环。
二、个人成长:扎实筑基,敢于试错
(一)扎实基础积累
“非常不提倡毕业先盲目创业”,李邑宏校友建议,师弟师妹们可优先考虑进入国内外规范化大企业如康师傅等进行历练,其完善的制度与流程能夯实个人的专业基本功,让人受用终身。
(二)勇于试错
他建议保持对新鲜事物的热情,像人体新陈代谢般主动突破,不怕犯错和被批评,从挫折中修正方向,如同婴儿学步般在尝试中成长。
(三)正向心态与反思
“永远要有正向激励,才有信念往上走”,他坚持不抱怨命运,认可 “普通人成功需付出更多努力”,每日反思自己:“是否有进步?” 以更高维度思维看待问题,持续优化自我。
(四)深耕专业,追求小而美
李邑宏校友强调:“千万别好高骛远”,盲目地追求大而全往往只能满足浅层需求,从而导致迷茫感加剧并且弱化深度学习的能力。定点深耕,找定并钻研某一项专业领域,才能站稳脚跟。
三、资源链接: 链接、赋能、成就
谈及资源链接的经验,李邑宏校友认为其核心是“链接、赋能、成就”,本质是利益合理分配与资源共享。即要在复杂关系中找到各方利益立足点,平衡“面子”(情绪)与“里子”(实际收益),通过背书、资源置换促成合作。
他特别提醒:“先把事情做成,不管多小”,建议优先与“做成事的人”合作学习,从500块的小事积累成功经验,再尝试5万的事,要摒弃心浮气躁的赚快钱心态,有了第一个“成”,才会有后面的无限可能。
四、建议:早实践、强链接
(一)加强产学研与校友联动
针对母校发展,李邑宏校友提出要加强产学研与校友联动,即以校友会为载体,推动学生与校友企业的深度合作,提供实习、参观、交流机会,弥补校园学习与社会需求的脱节。
(二)鼓励学生早实践
他还建议大一就开始接触企业(如轮岗、参观),结合AI工具验证和补充知识,通过多次实践明确发展方向,形成“眼见为实+AI辅助”的成长模式。
五、期望:练好内功,脚踏实地
(一)摒弃“人脉论”,先练内功
李邑宏校友直言,不要盲目追求“认识谁”,而是通过扎实学业、实践能力体现个人价值。人脉是价值互换的结果,而非刻意经营的产物。
(二)脚踏实地,主动付出
他建议多利用空闲时间为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如免费主持、做调研等,以实际行动获得认可,而非依赖应酬等形式化社交。
(三)保持积极与坚韧
不受浮躁信息影响,不畏惧拒绝和困难,在稳扎稳打的基础上勇于创新,逐步构建个人竞争力。
(四)掌握世界的“钥匙”
他认为Python+AI以及熟练的英语(特别是口语)能力,是学生掌握世界和建立工作优势的基石,其对于未来许多领域的工作都具有可应用的普适性。
从校友工作的践行者,到职场成长的过来人,李邑宏校友的分享,既是对广外精神的传承,更给后辈指明了“扎根当下、着眼长远”的成长路径,这份真诚与干货,值得每一位广外人细细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