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与学院介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具有鲜明的国际化特色,是华南地区国际化人才培养,外国语言文学、全球经济治理、涉外法治研究及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基地,5个学科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行列,社会科学总论学科和工程学位居ESI全球前1%。我校研究生教育秉承“明德尚行,学贯中西”的校训,着力推进专业学习、外语学习与实践学习的深度融合,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的高层次拔尖型人才。学校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是中国恢复研究生制度后较早获得硕士、博士授予权的单位。现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8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2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个专业学位博士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5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含1个交叉学科),21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管理学、工学、艺术学等7大学科门类,综合实力位居文科高校第43位。
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简称“公管学院”,前身为2001年设立的社会科学系。2002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点,2007年开始硕士研究生和博士方向招生,2010年获批“政治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011年4月分设出思想政治理论学院(现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年7月以政治学一级学科分设出国际关系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更名“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现学院下设行政管理系、应用心理学系、社会工作系3个系,开办行政管理、应用心理学、社会工作3个本科专业;下设公共管理硕士教育中心、应用心理硕士教育中心、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中心,有“心理学”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点,“社会管理”二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点,公共管理(MPA)、应用心理(MAP)、社会工作(MSW)3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学院以高水平研究型学院为建设目标,涵盖管理学、法学、理学3大学科门类,集中整合优势资源,通过公共管理、心理学、社会学三大学科协同创新,在全省乃至全国树立学科交叉融合的特色格局,建设国内知名、国际知晓的“高、精、特、强”学院和华南地区社会治理人才培养重地。
二、社会工作专业与MSW学位点介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开始建设社会工作专业,2008年开始本科招生,2018年获批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授权点,2019 年首次招收社会工作专业研究生,2021 年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
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点主要围绕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社区治理与社会服务、健康社会工作三个专业方向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工作。被国家民政部授予“全国社会组织教育培训基地”,并与广东省民政厅共同发起成立“广东社会组织管理学院”和“广东省社会组织研究中心”,与部分高校和研究院所等发起成立“广东省社会管理研究会”。被广东省民政厅授予“广东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育基地”、共青团广东省委授予“广东省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育基地”。下设社区治理研究中心、国际移民研究中心(教育部备案)、社会工作研究与培训中心、性别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依托社会工作系,建设广州怀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广州市南沙区明德基层治理研究与服务中心和东莞市聚力社会组织评估中心等机构。 学位点在社会政策研究、社会组织管理、社区治理、社会工作实务、健康社会工作等各领域都积累了较好的人才培养经验和丰硕成果,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力。
三、师资力量与科研成果
本学位点已建有一支规模适中、结构合理、科研与教学共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书与育人并重的师资队伍,100%拥有博士学位,超过80%拥有高级职称,89%的教师有国(境)外访学或留学经历,获“南粤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名,获“广东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荣誉称号1名,广东省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指委委员1名。校内导师队伍双师特质显著,具有社会工作行业职业资格证书或社工行业服务、督导经验或兼任相关学会会长、秘书长、委员等职务;外聘导师16人,均为高级社会工作师或社会工作机构高管,在社会工作行业各领域均具有丰富的管理与服务经验。
专任教师科研产出成果突出,近年来主持各类科研课题155项,累计到账金额1700余万元,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国社科、自科)23项,省部级项目47项,其他纵向科研项目43项;发表SCI、SSCI、CSSCI等二类以上论文一百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67部,产出咨政报告40篇;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8项,国家民委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调研报告类)3项、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项、民政部民政政策理论研究优秀论文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常态化举办“良政善治”讲坛、社会治理调研大赛、研究生双周学术沙龙等品牌学术活动,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氛围。
四、培养目标与培养方向
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点主要培养具有“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正义”的专业价值观,秉持循证科学精神,熟悉社会政策,掌握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具有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经验,具备较强的社会服务策划、执行、督导、评估和研究能力,能胜任针对不同人群和领域的社会服务及管理、社会治理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主要培养方向有:
1.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
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方向致力于深化对社会政策的理解与社会工作的实践应用,旨在培育具有专业社会工作素养和政策分析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依托于多维度的政策研究、教学与研究平台,与政府部门、智库等建立的紧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政策分析、政策执行和政策研究的机会,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成为推动社会政策执行与创新的重要力量。
2.社区治理与社区服务
社区治理与社区服务方向重点研究城乡社区治理体制机制和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治理与社区服务的路径与方法,致力于基层社区治理能力和社区服务供给体系的现代化建设。本方向长期扎根城乡社区,回应基层社区治理问题,为各级政府部门提供基层治理咨询服务,具有较扎实的理论积累和实务经验;拥有大量社区社工实践基地,在培育居民社区参与,推动社区协商,促进居民自治等方面具有显著成效和实务优势。
3.健康社会工作
健康社会工作方向专注于医疗卫生与社会服务的深度融合,旨在培养具备专业社会工作技能和健康照顾服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本方向依托丰富的医疗资源和社区网络,构建实践教学平台,强化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与创新服务模式的探索。长期与医疗机构、康复中心及社区服务组织合作,为学生提供临床实习和社会工作服务的机会,确保学生能够在真实环境中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成为推动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和社区健康服务发展的中坚力量。
五、培养特色
1.通过校内外双导师制度落实理论学习与实务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硕士生在校期间均采用理论学习和实务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养,前三个学期主要完成理论课程的学习,假期及第四、五学期主要在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下完成符合专业要求的社会工作专业实习。

实习期间探访社区长者
2.“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拓展学生理论视野与掌握前沿实务。
硕士点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落实双导师制度。聘请境内外高校学者、社会工作行业内的专家来校开展关于社会工作研究的前沿知识讲座,通过学术讲座促进师生了解学界和行业内的发展前沿,开拓视野。

美国罗格斯大学黄建忠教授莅临讲学 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社会工作学院前院长 Bruce Thyer教授来院讲座
3.境内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满足学生实习需求。
我校现建有社会工作实习基地四十余家,覆盖社工站服务、禁毒、医疗、社会工作评估、残障服务等各个领域,可充分满足社会工作研究生的实习需求。积极探索与跨国企业、国际组织及国际化街区共建实习实践基地,推动学生开展国际社会工作实习实践。



实习基地授牌
4.依托对外特色拓展海外合作高校。
依托学校高水平国际化合作平台,开设“多语种+社会工作”招生方向,依托国家留基委人才培养专项项目,与西班牙、美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多所高校建立常态化合作,设置交换生、短期交流(夏冬令营、实习)、联合举办学术会议的多类境外交流项目,提升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师生赴日本早稻田大学访学 师生赴马来西亚访培元中学
六、招生计划
2026年拟以全国统考方式招收双证全日制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Master of Social Work,简称MSW)。
招生指标将由我校研究生院于2025年9月份公布,最终录取数将视教育部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上线生源情况等因素而定。
七、招生对象
有志于从事社会工作相关领域工作的各界精英,包括在社会福利、劳动保障和民政等政府相关部门,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医院、学校等企事业单位,基金会、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等社会组织,从事社会服务、社会治理和社会建设工作的相关人员(包括应届本科毕业生、往届本科毕业生和同等学力人员)
八、报考条件与流程
1.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①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②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③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报考条件。
④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⑤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5)在境外获得的本科以上学历证书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
2.报考方式和流程
预计将于2025年10月开始报名工作。请考生密切关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yz.chsi.com.cn/)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研究生院(https://gwyjs.gdufs.edu.cn/index.htm)的相关通知,本学位点届时亦会发布通知。
九、考试科目与参考书目
1、初试科目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满分100分)
② 202 俄语(满分100分)
或 203 日语(满分100分)
或 204 英语(二)(满分100分)
或 241 法语(自命题)(满分100分)
或 242 德语(自命题)(满分100分)
或 244 西班牙语(自命题) (满分100分)
③ 331 社会工作原理 (满分150分)
④ 437 社会工作实务(满分150分)
2.复试科目
①727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
②930 面试
③759 社会福利与社会政策(同等学力加试)
④760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同等学力加试)
3.参考书目
● 初试
101|思想政治理论:
全国统考科目,考试大纲、考试题型以教育部公布为准。
204|英语(二);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全国统考科目,考试大纲、考试题型以教育部公布为准。
241|法语(自命题):
《简明法语教程》(上、下册), 孙辉主编, 商务印书馆出版社。
242|德语(自命题):
《大学德语》(1-3册),张书良、赵仲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44|西班牙语(自命题):
《速成西班牙语》,刘建、刘元祺、徐蕾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31|社会工作原理:
《社会工作概论(第三版)》,王思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版)》,顾东辉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437|社会工作实务:
《社会工作实务:过程、方法和技巧》,范明林、林德立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
《社会工作实务(第三版)》,库少雄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
● 复试
727|社会工作综合能力:
主要考察掌握和运用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知识、工作方法,开展专业工作的综合能力。不设参考书书目。
759| 社会福利与社会政策(同等学力加试):
1.《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第二版)》,钱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2.《社会政策概论(第三版)》,关信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760|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同等学力加试):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汪新建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
十、学制、学位与学费
1.学制
全日制,学制3年。特殊情况者经个人申请和学校审核,全日制学生最多可修业4年。
2.学位
学员修满培养计划规定的学分,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批,颁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统一印制的双证证书,即专业硕士学位证书和研究生毕业证书。
3.学费标准
全日制社会工作硕士学费标准为14500元/生/学年;
全日制社会工作硕士(多语种+社会工作)学费标准为18500元/生/学年。
最终以物价部门核准的学费标准为准。
十一、联系方式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工作办公室
联系人:吴老师
电话:020-84785023
学院网址:http://zg.gdufs.edu.cn/
更多报考信息请登录广外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gdufs.edu.cn/
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公众号

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招生咨询QQ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