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班主任,早课和中午第一节课都必须要到场,这就意味着短暂的休息时间和在烈日下打着呵欠默默前行的经历。大路是通向高速的,大量的尘沙时不时会被卷起,掀到我们的脸上。从更合中学出发,走过长长的宿舍楼群,就会出现许多独栋建筑,有紧锁的政府办公部门、有外表像是教堂的破旧小楼、有门可罗雀的地产销售中心,也有许多私家的饭店,挂着“某某酒楼”的牌子,里面都是同样的人来来往往,生客却没有几个。在人行道旁,偶尔会生长着一丛丛的荒草,亦或是紫色的牵牛花,随着天晴或雨落,张合着它的花瓣。道上栽种着一些小树,树枝矮矮地沉下来,打伞走的时候,时不时会粗暴地拨过挡路的叶子,在伞的边缘留下一条挂着飘荡的细小虫子。拐个弯,走进小路的时候,便出现了零零散散的杂货店,等到了社区服务中心,就能看到一条极浅的宽宽的河涌,坝修得很高,中央还堆着大量的泥沙,刚刚整修不久,栽种上去的水生植物看起来蔫蔫的。在桥的一边,是热闹的早餐店,我们每天会到“卓华濑粉”那里吃早餐,后勤组在那里包场做饭,一百五一天。另一边是市场和大一点的超市,刚来的时候我在那里买了不少的必需品,但物价之低还是让我小小地惊讶了一下。
我们的饭菜是一荤两素,外加偶尔的糖水或是汤。第一天的饭菜,尝起来还有些生涩的感觉,而且吃饭的时间也很不固定。但几日过去,便渐入佳境,口味做的越来越好。令人高兴地就是那些可爱的小吃,红豆沙、西瓜、绿豆沙、水果沙拉等等,非常地解腻。来了这里之后,我的饭量一开始变得很大,用这里的大碗盛饭,几乎是我在家里的两倍。而且有趣的是,肉食的诱惑到了后来,竟然比不上一盘白灼的娃娃菜了。这几天的早餐,我们吃过高明特色的濑粉、长得像年糕的小“银仔”和分量很足的粥。价钱是限定了的,最多五块钱,但就算这样也能满足我的食量了。老板喜欢放很多姜在粉里,就像把白切鸡的姜葱都倒到里面做调料。粥还跟着一盘青椒酱油和葱,出乎意料的,青椒很辣,下一点点就足够味道了。另外,这里的凉茶似乎很管用,让受风热感冒之苦的我好受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