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实习实践经验 · 正文

实习实践经验

此夏铃溪•爱无限
编辑: 作者: 发布日期:2013/08/20 点击量:

前些天的晚上,当我准备去办公室开会的时候,隐约中看见两个迟缓移动的身影,一高一矮,一个佝偻,一个挺拔。那时已是九点多钟,院子里没有灯光,在一片昏暗中,他们走得试探却也坚定。渐渐地,借着窗子里透出的光亮,我看清那是一位鹤发老人领着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老人犹疑着立在门口,面上是慈祥淳朴的笑容,他尽力用标准的普通话说着什么,即使如此吐字也有些含糊,队员们循声望去,看到他身旁眼神清澈却有些怯意的孩子,顿时明白了他们的来意,老人是带着孙子来报名的。大家热情地邀请他们进来,在孩子填写报名信息的空当,老人停停顿顿地解释着,意思大概是孩子现在读四年级,听说我们来义教很想来学习,但他担心我们只收初中生所以一直不敢来,诚然,我们曾有一瞬间的为难,但我们终究不会拒绝一个孩子对于知识的渴望,对于未来的希望。看着老人最后轻松满足的笑容,我受到了很深的触动。

虽然三下乡的生活接近尾声,但这几天还是有很多的孩子闻讯赶来报名,他们有的被同伴牵来,有的被父母骑着摩托车带来,他们有的成熟,有的稚嫩,甚至有的躲在爷爷奶奶的身后。不管怎样,他们都一样可爱。看着课室里越来越多的桌椅,我感受到的是一种肯定和鼓励,从他们好奇而澄澈的双眸中我看到的是梦想的光芒,我知道我的教案上不再仅仅是一些文字和图案那么简单。

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们接受着现代化的教育,我们更接近科技带来的便利,久而久之,我们只觉理所当然,并不知去满足和感恩。然而,此时此刻,在面对着这些孩子的时候,我们才理解应该去珍惜,同时也要去付出。我们都曾为没有投影而抱怨,我们曾戏言教室的桌椅走的是复古风,我们曾擦去教师办公桌上常年积满的灰尘……

然而,在这种种不便的背后更多地应该是我们的思考、关注。在寿场中学的这段时间里,我最先感受到的是城市和乡村在教育资源方面存在的差距,这里缺乏较为先进的辅助设备,课堂教学依旧保持着最传统、最保守的方式。在这里,教育像是一个点缀,很多孩子在中学毕业以后便选择外出打工,而非继续学业,不得不说在这样的情形下,教育的目的便变得狭隘,它没有办法完全体现“育人”的意义,它也许只限于一个认字识数的技巧而已。

最开始便缺少了重视,于是也就避免不了最后的忽视。所以,我们看到中国成千上万所乡村学校几乎一成不变,依旧如初,而这种始终如一并非是我们所喜闻乐见的,相反,这意味着落后和失衡。亲身感受着这样的环境,我们没有庆幸、没有优越,有的只是担忧和期待。

上一条:大学必不可少的三下乡
下一条:音乐课之初体验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