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出发前,我曾以为十天的时间会很漫长。整整在农村待十天,没有好吃的、没有好玩的,我能坚持吗?我会待到一半就觉得实在受不了,打电话叫老爸老妈来接我吗?我会因为环境艰苦,整天抱怨或者心生厌倦吗?不知道,一切都是未知数,因为我从来没有在农村生活过,也不知道我即将出发的下太镇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带着这些未知,7月14号,我和小伙伴们终于来到了期待已久的下太学校,解开了我心中的这些谜团。
这次三下乡,我主要负责班主任的工作。做班主任呢,除了自己的教学任务之外,还要几乎无时无刻都要在课室紧盯着学生,以防他们发生意外。当然了,还要负责一下课堂纪律等等。总之,我觉得班主任很大程度上就是老妈子工作,无事不管。如果说科任老师是美丽温柔善良受欢迎的大姐姐,那么班主任就是又凶又严格还不受学生欢迎的老妈子。十天三下乡下来,我最大的改变就是嗓门以及抗噪音能力度提升了不少。每天都要在几十个学生的七嘴八舌中呼喊,回想一下我也是醉了。不过我也很感激这十天,这是我第一次和小孩子这么亲近。以前的我对小孩子可以说是又爱又怕:爱他们的单纯、爱他们的可爱,但同时我也怕自己会搞不定他们、怕自己会没有耐心对待小孩子。然而这十天下来,我发现自己其实还是很有耐心对待小孩子的,而且也慢慢的掌握了一些和小孩子交往的技巧。
说说三下乡期间我自己做的好的以及做的不好的吧。先说科任老师的方面。作为科任老师,我算是比较认真备课,无论是心理健康还是语文课,每一节我都是经过精心准备的,所以也期望能给孩子们带来一些能让他们记住的知识。其实语文课我在下乡前的预想是讲宋词或者是现代诗,这是我个人比较偏爱并且熟悉的。然而来到下太,我发现孩子们的年级大多比较低,肯定是接受不了这些宋词或者现代诗的。于是我及时更改教案,把重心放在了古诗。事实证明,古诗的效果不错。并且我在讲解古诗的过程中,会因为古诗内容而适当拓展一些小知识,比如当我讲到“若把西湖比西子”,我就会给他们讲一下古代四大美人的“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孩子们听到这些有趣的故事,上课的兴趣自然也浓了。而作为科任老师,我自认为做的不好的地方是有可能上课的内容会太多,孩子们没有实实在在接收到。我个人也认为这是三下乡期间比较多老师存在的问题。
至于作为班主任,我个人是无法给我自己一个客观的评价的。因为我和嘉伶都花了一番心思在孩子们身上,甚至在吃饭闲暇时间也会讨论该怎么教育这些孩子。要我说的话,我肯定认为我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做得还不错,即使一定存在一些问题,但我仍然愿意相信我是做得不错的。
三下乡,有汗有泪、有欢喜也有伤悲。十天的时间真的很短很短,短得我还没有想好该怎么和这些熊孩子们好好相处,就已经结束了。与其说我是孩子们的老师,不如说孩子们教会了我很多东西。行义一夏,注定是难忘的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