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实习实践经验 · 正文

实习实践经验

安全教育之人身安全——调研组对高年级组授课
编辑:刘云 作者:14社工欧嘉琪 发布日期:2015/08/04 点击量:

 

本网讯 2015年8月4日,在三下乡完结的倒计时中,高年级组终于迎来了时隔三天的安全教育——调研访谈与授课玩乐同时进行,当然主题有所不同,即人身安全。

估计上一堂课是体育课,所以玩得太欢的孩子们在上课铃响以后不见安分,肆无忌惮地吵闹犹如脱缰之犬。调研组的成员十分吃力地应付着,所幸最终由做主持的一位成员镇住了场子——“我想和你们谈谈集体,”声音虽大却透着一股冷淡,是真生气了,“你们左滩小学的小学生太厉害了,垃圾不倒而生活在垃圾堆里,上课铃成摆设——我们三下乡是来和你们做朋友,是尊重你们,但你们却只顾着自己玩自己耍,没有尊重自己的形象。”,语气缓了缓,又道,“夏令营的有趣之处就是在于集体一起玩,这样结束了也会有一段快乐的回忆。”

孩子们静了下来,脸上似懂非懂。课堂终于得以顺利开始。在一片安静中,被分成了六组的小朋友们得到了一组一张的纸。

这堂课的第一个环节是游戏环节——蒙着眼睛画人脸,小组里的每一个人都要参与,即先是一个人画眼睛,再由一个人画鼻子,以此类推。这个环节出乎意料地受到了极大的热情欢迎,把原本偏向战战兢兢的课堂拉回了活泼之中,不过不乏“度”——在作画的时候孩子们都十分兴奋,现场叽叽喳喳的犹如动物园一般热闹,“向左,再向左,不对,再向一点点右”的应援声不绝于耳。当然,对于方向感薄弱的作画者而言,往左和往右是画上等号的,一旁同组的人差点没急死,旁观者差点没笑死。也有的组别出心裁,画了个猪鼻子上去,更有的组走捷径开眼画,可惜最后评比的时候因为画出来的产物怎么看怎么不正常,还不如老老实实画出来的。

孩子们在玩游戏

游戏环节以后是一个思考题——外出遇到陌生人时,会有什么危险,以此来调研孩子们的安全知识了解度。对于这个问题,小孩子发散思维下的答案就像天女散花时手中的花一样,琐碎而品种丰富——抢劫,强奸,勒索,拐卖,折磨,杀掉,碰瓷,欺诈等。除了这些,还友情提供了应对方法,比如跑到人多的地方、假装没看到没听到、发出求救信号等,稚嫩的脸上满满地写着“自豪”、“得意”、“求表扬”等情绪。

思考过后是最后一个环节——情境模拟,即把老师当作小学生,自己作为抽到的纸条上的角色来想尽一切办法骗倒老师。纸条上有乞丐、好朋友、抱着小孩的妇女等等,孩子们不仅仅满足于自己的角色,通常会同一个梗横跨几个角色——“我给你一颗糖,好不好”,也有特定角色的——假扮的慈祥老奶奶假装摔倒,在小学生(老师)扶起的时候把他抓走;乞丐骗钱;假装成朋友劫财劫色之类的——从他们想出来的法子来看,至少同种的花样骗不到他们,可见人身教育的目的也达到了。

情景模拟进行时

11:30,持续两节课的人身安全课程结束,小朋友们拿起书包,稀稀拉拉地走出教室,不忘和所有人道别。  

上一条:师生共勉,爱满夏乡——记老师们莅临指导
下一条:夏日狂欢——低年级组在游园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