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欢苏打绿的一首歌,但如果真追究起来为何喜欢这首歌,那我只能说,可能就是最后那一句歌词“泥土中央,屋瓦顶上,升起太阳。”就像是久别重逢,遇见多年不见的故交一样,一下子被戳中了心窝,在心底泛起一圈圈涟漪时,也感觉到真有那么一束阳光透过重重云层照射进我的内心,给予我莫名的信心和希望。
这个暑假的三下乡的下太之行,让我发现,曾给我带来希望、感动的这句歌词,放在这个淳朴宁静小镇,竟然更加的贴切。
在我们“行义一夏”队伍没来到这个小镇之前,似乎外界真没有来得及打破这个小镇的宁静,镇上的一切都是那么有秩序的进行着。没有其他的支教队伍在我们之前找到过这个小镇,来这里支教过,只有曾来义诊的大学生队伍。
但我们班的“行义一夏“队伍的到来,打破了这片宁静。村民好像早就知道有支支教队伍今天就要到来,大家在好奇之余更多的是欣喜。这是在我去做调研的时候了解到的。当我请村民做问卷时,村民很热情地问我,你们是不是就是来这里教小朋友的那群大学生啊,我说是啊,他们大多都说,这样的活动挺好的,孩子们喜欢大哥哥大姐姐来陪他们玩,教他们知识。老师课堂上教的东西都是书本上的,教一些孩子们在书本上看不到的,了解不到的更好。我在感谢这些村民这么热情地欢迎接纳我们这些大学生的同时,想到了,三下乡活动在我们来这里之前已经策划了好久,那我们来到这里,究竟是要为这个小镇带来什么,为这里的小朋友带来什么。这些村民在我们身上,又看到了些什么。我反复想了很久,心里有了大概的答案,是教育、希望。在我们的老师教小朋友时,我发现孩子们与我们以前上语文、数学课那种死气沉沉的气氛完全相反,他们都很积极地问问题,回答问题,他们对外面的知识也是很渴望的吧。而我们的到来,可能不能为他们带来许多成绩上的帮助,但我坚信我们是扮演启蒙者的角色,让他们知道自己知道的世界只是那么微小的一个存在,通过为他们开启一个窥见世界小小一角的洞,来鼓动他们勇敢的走出这个自己的小天地,去亲眼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的启蒙者。
就如《天堂电影院》里,多多想要学习师傅在小镇上当一个电影反映师,可是师傅缺失极力反对,要他去罗马闯荡,他说你没有出去,你会以为这里就是世界的中心,然而你走出去,就会真的恍然大悟,这里只是地图上的一小角啊。我们三下乡的意义,我想就是如里面的师傅一样,估计孩子走出去,让他们接受更好地教育。而村民透过我们身上看到了什么,他们估计也在心里默默地描摹他们的孩子未来的模样吧,就好像“泥土中央,屋瓦顶上,升起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