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实习实践经验 · 正文

实习实践经验

离别的色彩
编辑: 作者: 发布日期:2013/09/01 点击量:

在看上一届的三下乡成果展示时,我留意到了有几张他们离开时的照片。那里面有不少女学生都泪水涟涟,有些甚至与老师们抱着哭泣。
   

我也曾想象过,自己与他们离别时,会是怎样一副场景呢?
   

我设想过“追车”,也设想过“雨中道别”,但在种种设想后又不禁想着:这样会不会太夸张了一点?对于学生们来说,我们是什么呢?说是老师,其实我们也教不了他们多少;说是师兄师姐,我们又无法陪伴他们走过整个学期。消极一点来说,我们只是他们“人生中的一个过客”,在这个暑假里,我们不由分说地插足了他们的学习生活,为他们在这个假期里除了帮父母工作还有了第二个选择。
   

我并不喜欢“大小叮当”这样的说法,就好像强行加上了什么羁绊一样,甚至会有“你是我的”这种说法。在期间倒是促进师生关系的好方法,在离别时,却是哭喊的又一理由。
   

走的那天下雨了。该说是应景呢,还是倒霉呢。雨确实为我们搬行李制造了不少麻烦,但也为我们,在最后,拉近了不少。伞不大,人不小,行李也在,有点麻烦。映入眼帘的的是为女老师们撑着伞的学生,肩膀湿了,以后或许也会湿的,只是为我们撑伞,或许就是最后一次了。
   

那天意外地,有不少学生与老师穿着蓝色的衣服、撑着蓝色的伞。颜色论总说,蓝色代表忧伤。以前从不觉得,现在倒是多少有点体会了。

   

男生的道别总是豁达,大大方方地搭个肩、围个圆,照个照片也不管那是否能再次见到。我甚少见男生有特别的不舍,那些笑脸如同今天道别明天再见一般。当然也有例外的,最顽皮的学生睫毛长长,黑眼睛扑闪扑闪的,或是因了雨水,或是因了泪水,拿睫毛与眼湿漉漉的,虽然同学跟我说“想太多了他平常也是这样的啊”,但是我还是忍不住想,原来即使是他也会有这样的时候呢。
   

相反地女生就激动得多了,看见相熟的老师会扑过去抱着说话抱着哭,就像是死别一般,让我不自觉地疑虑那些情绪里到底有多少是气氛感染下才衍生出来的。虽然明白,这个年纪的小女生都是水做的,一捏眼眶就掉泪,但是还是被这阵势给震到了。
   

有男生笑着说:“为什么大家都在哭?是因为我年纪大了,泪点变高了的错吗?”因为最后的道别,延误了开车的时间。刚开始回程时,车里一片安静,偶尔有女同学吸鼻子的声音。但是在回到大学城的时候,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兴奋了起来。好吧,你们到底是想走还是不想走呢?
   

果然是氛围所致。我决定这样想。原本,我们并没有那么多需要哭泣的事情。只是人在氛围下,果然,还是遵循的自己的内心,要哭,就哭吧。

上一条:如果没有你,此夏铃溪
下一条:寿场浅回忆·外拍日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