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第三天,我正式开始上课了。我讲授的课程是数学和英语口语。虽然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进行过纯数学的学习,不过给初二的孩子们上数学课,我感觉还是绰绰有余的。
第二天第一节就是我的数学课。尽管前一天精心备过课,第一次站上讲台还是有一点小紧张。不是担心我讲的不好——这种问题我从没担心过——而是担心熊孩子们不配合。刚上课时开始他们有点骚动,不过很快,他们就在我幽默的言语,循序渐进的讲解和清晰精辟的思路之中渐渐安静了下来,同时我们也增进了相互的了解,那种第一天来的时候因陌生而产生的距离感明显减弱了。一节课下来,我感觉相当愉悦,主要是因为这一节课满足了我好为人师的心理。虽然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但这种因为帮助或指导他人而产生的自我满足感或者干脆说是自恋的心理,的确是很难克服的。通过这节数学课,我彻底理解了什么叫做“帮助他人的最大好处是可以满足自恋心理”。不过《师说》告诫我:“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所以我还是不要那么自恋好了。但自恋是性格使然,又有什么法子呢?
说到性格,就不能不说说这些孩子们的性格差异。首先从整体来说,城市孩子和农村孩子这两个整体的性格差异很大。城市孩子大多比较活泼,上课纪律性强,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勇于也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知识面比较广。但性格方面戒心比较强,毫无疑问这主要是由知识面广引起的。相比之下,农村孩子黑瘦得多,比较腼腆,不太敢在很多人面前表达自已,同时纪律性相对较差,信息相对比较闭塞,对知识的兴趣远不如对数码产品的兴趣。但他们大多性格淳朴单纯(当然,同样毫无疑问,这主要是由信息闭塞引起的),他们如果喜欢你,那就会是发自内心的喜欢。
此时听着窗外点点滴滴的雨声与蛙声的和鸣,喝着亲爱的后勤组同学们做的绿豆糖水,全心投入在明天的数学课备课之中,只有感叹:夫复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