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实习实践经验 · 正文

实习实践经验

行义一夏下乡日记3
编辑: 作者: 发布日期:2014/08/26 点击量:

7月17日

我们支教进行了一两天了,来上课的学生也陆续增加了。因为自己身为义教组的成员,所以我也要上两节课。其实初当老师,兴奋之余,也有些担忧,怕自己教得不好,学生们听得没有兴致。所以我在思考课程上着实花了些功夫,最后选择这门课,叫做“数学思想”,主要教授理论知识,弱化课程中的数学的计算。这样安排的理由主要是大多数孩子都不喜欢太费脑筋的数学,而且我们分班比较不合理,一个班的年纪跨度从一年级到初二的都有,如何保证低年级的学生听得懂而又使得高年级的不无聊也是我关注的重点。

在实际授课中,二班同学的反应显然要比一班的要热烈。这也导致我在两个班授课的内容和效果不同。同学们热烈的、积极的反应,能带给老师热情,在授课时更投入,从而营造出更好地课堂氛围。

下课之后,紧张的心松了下来。这算是一次不错的教学体验,当惯了学生后,站在课堂上,面对着同学,充当不一样的角色,显然有惊喜的感受。同时我也在思考一些问题,我们这次下乡教学可以带给孩子什么,应该交给他们什么。这与我们的课程设置应该紧密联系的,同时,也是评价我们下乡活动利弊的重要因素。很显然的,我们这个队伍的下乡支教社会实践活动远远无法称得上是真正的义教,但起码不至于落得度假的嫌疑。我们可以思考的有很多。弊端我们是要看到的,但只看到弊端是幼稚的。我们有着重形式的教育氛围,无论是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还是义教过程。如何在形式内创造出有价值的内容,我觉得,更值得我们关注。

上一条:后勤日志1
下一条:后勤组感想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