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30日,“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已经进展到第4天。3天来,我一直作为宣传组的一员,默默在角落里偷偷用相机捕捉孩子们的笑脸。而这一天,我将第一次作为义教组的老师给孩子们上英语课,第一次和孩子们正面交锋了。
人生中第一次扮演老师的角色,我紧张得早晨7点就醒来,反复确认课件没有差错,反复模拟上课流程,才安心去吃早餐。40分钟的课程很快过去,孩子们如我预料的一般活力闹腾,好像随时都会成为脱缰的野马,但还好一切都进展得还算顺利。
上课过程中有一个细节带给我的感触很深。我在课件上列出一些描述外貌的英文短语,让孩子们根据单词在纸上画出符合特征的人物。每个孩子画好人物后,都会热情地喊着“老师!老师!”,呼唤我过去“鉴定”他们的作品,就连最羞涩内向的男孩子也是如此。而当我应声到他们身边时,他们又仅仅是默默地把图画递到我眼前。那时候,我能感受每个孩子又自豪又胆怯的内心,他们需要是肯定是鼓励。在我,一个脱离小学生活那么久的成年人眼中,他们的作品是幼稚的是粗糙的,可是那一刻我切身感受到孩子内心世界的稚嫩,我知道我的一句肯定真的能带给他不一样的自信,于是我顺应着内心说“真棒!”、“你真有创意!”、“好漂亮啊!”那一刻,我又为自己语言的贫乏而感些许无力,我希望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带给孩子们自信和快乐。
一直以来,我是害怕和孩子们相处的,我怕自己接受不了他们的活力。给孩子上课们时,我确实为他们过于活泼、精力旺盛而感到烦恼,但我也感受到孩子的稚嫩可爱。他们会把自己在手工课上的作品送给大星星,会为过生日的老师策划惊喜,他们幼小的心理会因为你一句小小的鼓励的话语而开心一整天。义教的经历给了我不一样的体验,我相信和孩子们的相处会给我带来更多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