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实习实践经验 · 正文

实习实践经验

遗落的转角
编辑: 作者: 发布日期:2013/08/28 点击量:
一个城市,总有它历史的一角。时光在那里停滞,冲刷掉一切不安分的尘埃。只留下斑驳与沧桑,向其他人展示着自己独特的魅力。

儒洞镇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房子都是新盖的。从镇中心一路向西,是儒洞的主要街道。街道不窄,足有两车道宽。两旁的商铺前的空地不比道路窄。楼虽然不超过四层,比较低矮,但看起来都不老旧,楼龄在十五到二十年以内。我好奇,据了解这个小镇应该不算年轻,那么它的旧楼旧街道都到哪儿去了?按照当地的经济发展程度,旧街拆迁不太可能发生,故小镇的旧街该不会被城市建设的钢铁洪流碾碎了,它一定隐藏在某个角落。

有一天配钥匙,我打听到附近唯一的配钥匙店在一个叫“儒洞旧街”的地方。“走路要好远哦,年轻人!你最好坐摩托车去吧。”老伯伯边笑边说道。可我不惮于这种答复。因为十有八九,在被问路者口中要坐车才能到达的地方,一般不远,步行足矣。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此谚语果然具有无比的魔力。放弃坐摩托车的我花了将近四十分钟才走到传说中的儒洞旧街——不,它不在传说中,它,就在我眼前。近在咫尺的、可以触摸的历史,历史行将带走的构筑。

这里的建筑大多只有一到两层。带有骑楼的结构,楼上住人,楼下开店。而单层的小平房大多是单纯的民居,或是前店后家的模式。老人们闲坐在门前,忆述过往;或是三两个小孩,脚踩陈旧却不肮脏的水泥街道,全然不怕地上沙石的尖锐棱角,原始的追逐是他们眼中最有趣的嬉戏。傍晚的夕阳闯过重重薄雾,洒落在旧街街道,投下无数条平行的电线的影子。远处不时飘来一阵阵家常菜的味道。

仿佛是我童年的倒影。

每个城市,每个乡镇,总有那么些遗落的转角,容易被忽略,却有着与别不同的魅力。我们可以拐进去,穿过岁月塑造的重峦叠嶂,给时光来一个倒带,去却大都市的喧嚣与浮躁,俯身触摸历史留下的斑驳与沧桑,感悟那永恒不变的邻里温情。

上一条:三下乡此夏临溪个人总结(王成强)
下一条:因为你们,我找回了自我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