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晃,三下乡的最后一个下午不期而至,身边的人有条不紊地准备一切,想想却觉得有点忧伤的赶脚—文宣组的娃早早地就在布置操场以充当毕业典礼的会场,作为留言板的黑板上早已是密密麻麻的感想,篮球场上的灯杆则挂上了气球和彩带,黑板报上用彩色卡纸剪出来的“梦起彼夏”四个大字,则成为了毕业典礼最奢侈的装饰;义教组的娃则在教孩子们表演节目,三年级的歌声,四年级的手语和五年级的舞台剧,在诺大的教室里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重复;后勤组的队员紧锣密鼓地准备着最后一顿晚餐,餐桌上出乎往常摆着两瓶大汽水,这对于以往的开销而言已经算是奢侈的消费了。
放学的时间到了,小朋友们却迟迟不愿离去,像往常一样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班主任聊天,大家都知道这是最后一次放学了,但谁也没提起“最后”这两个字,也许大家都不想让伤感提前结束一切,不约而同地回避着这两个字。天色渐渐黑了,孩子们在老师的催促三三两两地回家,一句一句“再见”期盼着明天的再见。
想象中的三下乡也许是艰苦而漫长的,但当你真正去参与和体验的时候,你会慢慢地发现自己会不知不觉地习惯并接受他,然后随着时间的流逝,你甚至会依赖上某些事和某些细节,或甚是某些人,于是,你开始不再去期望这一切的结束,不希望最后一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