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出发之前,所听闻的下乡最重要的是支教调研。11天下乡结束后,深有体会是后勤那无法忽视的作用。回顾那些在后勤的点点滴滴,买菜切菜洗菜洗碗搞卫生,虽是比较琐碎累人的事,但是笑与累并存,忙累之中发生的生活乐趣必不可少,还有笑与累中透露着的简简单单但却蕴含着大智慧的生活道理。
第一天下午加晚上的时间,实在是印证了“万事开头难”这句老话,初来乍地的我们一致决定自己动手解决晚餐,可是人生地不熟,毫无经验的这样一群人整体运作起来十分不畅。首先是菜市场的买菜过程,份量不知,菜式不知,价格不知的我们在听到通心菜1元1斤时笑开了花,瞬间没有忘了份量的问题,立马买了10几斤,结果你可知道,这10斤的通心菜吃了整整2,3天。以至于在接下来的日子你绝对不会再在菜桌上看到哪怕是一条的通心菜。然后是至关重要的煮饭菜过程,第一天刚来便注定了我们混乱的局面,35份人的饭菜,35人全员出动,狭小的厨房抬头望去都是人头。我汗颜,每一锅的量这么少是要煮多少回?
所幸,最后终于有菜可上,可是结果也是上菜太晚,有人没吃饱,材料剩余过多,没有物尽其用。不过,随着下乡的日子一天接一天,后勤在第一天混乱的教训下,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工作在不停的上手。于是可知,做事的领导与安排,尝试与积累经验教训这些对于做好一件事都很重要。
在后勤,最为重要的便是一日三餐填饱肚子,在一日三餐中,最为重要采购食材和掌勺煮菜过程。经过第一天的惨痛经验,后勤采购人员与掌勺人员慢慢配合的接近完美。提前一晚,由掌勺人员决定第二天的菜式及购买份量,虽然有时会为了让班上的人吃一顿可口的饭菜而挠破头皮,但是在煮完菜后看到那一碟碟看相不错的菜后自豪感油然而生。为菜式而深夜卧谈,为做菜而汗流浃背的日子也就值了。第二天,浩浩荡荡的采购人员根据所提供的物资清单前往集市,一分一毛,砍价过程中蕴含着大学问,与老板老板娘的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彼此双方都在维护各自的最大利益。虽然为讲价来来回回几次,脚累口累,但拎着大袋大袋的沉甸甸的物资,心也是满满的。
都说衣食父母衣食父母,后勤组是真的对的起这个称谓。由于我另外还担任支教组的一名老师,有时候无论是买菜还是煮菜的过程都没有全程参与进来,但是我也深深体会到后勤的辛苦。早上6点起床买早餐做早餐,中午10点开始准备,下午3点多开始准备,还有饭后的处理。这些的这些,让后勤的存在极其有意义。后勤人员的自娱自乐自嗨,饭前饭后打一下牌,偶尔调侃一下组长的普通话口音,有空一起组队出门购物资等等,大大调剂了平日里略为单调的工作。
后勤大抵如此,愿有机会我们再一起做饭享受美食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