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三下乡结束,我感觉有些东西变了,参加暑期义教接受培训的孩子,或自己,或班集体。
来到丰源学校,我惊喜于学校相当先进的教学设备,又惋惜于学校原有的紧张的师资力量。孩子们天真活泼,过不了多久就与负责义教的队友打成一片;孩子们也很敏感,对于不喜欢与孩子打打闹闹的队友,保持着距离;孩子们总体的学习基础打得不扎实,尤其是数学和英语;不少孩子莽撞无礼,不知思想品德课所教授的“你好”、“对不起”、“谢谢”为何意。不知此次三下乡能给他们留下什么,如果只是不舍那就太可惜了。
自己第一次跟着以班为名义组成的集体 一起外出参加这个类似夏令营的活动,我感觉到团队中的矛盾突出与包容忍让。矛盾突出在于分工不够细致,目标不够明确。除了日常分工之外,具体活动的分工不够细致,累死累活的总是那几个人,其他的就闲得无聊,也无从插手大忙人的事情;三下乡的具体目标不明确,三下乡既是为了参加暑期义教的孩子们,也是作为大学生的我们的一个锻炼机会,而我们很多人忽视了这个锻炼机会;活动应急方案考虑不足,比如小镇真的停水几天怎么办,户外活动时下大雨怎么办……不过,队友之间确实能够做到包容忍让,比如队友身体不舒服时有他人替班、老师睡过头时有他人代课……活动结束后,我们还像原来那样爱搞怪,但彼此间的了解的确增进了。
而我自己,更懂得忍让与坚强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