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实习实践经验 · 正文

实习实践经验

三下乡启示录之调研工作
编辑: 作者: 发布日期:2013/08/21 点击量:

三下乡已经过去近一个月的时间,但它仍然留给我们许多思考。

在我看来,调研工作是三下乡活动当中最接地气的一项。三下乡所到的地方,无论是其经济发展程度,亦或是当地的风土民情,都与我们平时所处的地方有较大区别。无论调研工作从任何主题着手,都避不开这些区别,而且都主要是探究某一方面的这些区别。

作为调研组的组员,我走遍了儒洞镇的大街小巷,采访过许多不同的人,探访了许多家庭。我发现,每个人、每个家庭背后,都有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境遇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由他们自己决定。然而这些决定背后又包含了很多不可抗拒的因素。比如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就决定了,大多数人只能在家务农或是出外打工;比如当地有不少人以为,读书只是浪费钱,对生活起不到多大的作用,在此观念影响下,许多人都放弃了受教育的机会。这些不可抗拒的因素,其中也许就包含了当地发展的玄机。

调研组到小朋友家里家访

我们深知,作为一群大学生,我们的调研也许不会在社会上引起多大的反响,遑论对当地经济发展有何启发和推动。我们满眼所见的所谓贫困、落后不过是对比造成的,在当地人眼里,这只是普通生活,他们根本不觉得需要外界施舍式的援助(但这却是外界一直在干的)。现在的人重物质、轻精神,以为给了人家机器,人家就会用,殊不知人家还觉得这铁疙瘩碍事、污染环境,把它搁在一边。

上面只是个比喻,我想表达的是,没有观念上的更新,再多的物质援助也是白搭。广东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方之一,很不幸,仅限于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可以说冠绝全国。我们一直在开展各种各样的扶贫工作,但授之以鱼多于授之以渔,导致某些地方越扶越贫。我想,在以后的工作当中,当务之急是让他们懂得知识的魅力,真正让他们体验到“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只有观念的及时更新,往后的发展才有希望。

短短十几天的三下乡,留给我们的思考,还有很多。

上一条:三下乡启示录之后勤工作
下一条:儒洞日落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