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下乡的十多天里,我想到许多我之前没有想过的,做了许多我以前认为自己做不到的。
我一直对别人说我讨厌小孩子,特别是七八岁到十四岁的那些自以为是的“熊孩子”,很不凑巧,这次我面对的正是这样一群孩子,我教他们数学。我在过去之前想着讲的解题技巧和分类讨论思想等,在上完第一节课后便被我自己全盘否决了。很多人是抱着玩的心态来的,的确,除了数学课,几乎每节课都有游戏玩。那节课我真的凶得不能再凶,凶到下课了孩子们看到我都要绕开走,或者是毕恭毕敬地喊老师好。
我开始闷闷不乐,问自己为什么要这样,何必呢,我这样的话,他们岂不是更加不想上数学课了?我在办公室大喊着要改变形象……同学安慰我说:“你这是第一次上课,不了解怎么上课效果才好,你有这次经验之后就会好的。”的确,我因为孩子的不听课感到紧张急躁,应该吸取这次教训。
第二天,为了改变形象,我上了一节变态心理学,给孩子们讲故事,从精神病不用负法律责任引入讲解精神分裂和人格分裂的区别。讲故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孩子们下课愿意与我聊天还不停地用手机跟我合照,这些的这些,都足以让我度过非常美妙的一天,与此同时,从他们清澈的眼眸和银铃般的笑声中,我第一次感受到了熊孩子的可爱。
原来,快乐这么简单,只是被孩子们认可而已,从前的我一定不敢相信。
后来的数学课,跟孩子们互动,一起做题,非常愉快,但是为什么时间过得这么快,我还想上课,6节课远远不够。我还有很多课想备,很多题想给你们讲,有你们最想听的实际问题。上课跟你们讲的:一个篮球队一共打了十四场球,打赢的场数比平的和输的都要少,那么最多赢了多少场球?好多人没做出来,下课了跑来问我。由此我卑鄙地获得了一丝满足和虚荣……
还有两次参加家访,说真的,这次"家访"很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有的家长感到十分意外和兴奋,真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他们没有想到我们对学生是如此牵挂和关心,而且还寄予这么高的厚望,不管怎么样总有一种欣慰的感觉。在轻松和谐的闲聊中,孩子越说越高兴,把自己的志向、思考一并说出,家长也因此了解了孩子内心更深刻的东西,对孩子的表现越来越满意。最后,他们一家人依依不舍地把我们送出大门口,送了我们菠萝蜜还希望我们经常到家来坐一坐,聊一聊。我们感到不好意思,但也接受了他们的一片好意。心里为对孩子了解更进一步而感到高兴。
此次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让我得到了很多的锻炼,获得了很多的快乐,也拉近了我们队员之间的关系,更让我深刻的理解到了责任与团队;这些收获让我明白只有自己去亲身体验,经历就是成长,我们要在实践中收获成长,在实践中发挥自己的才能,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在实践中肯定自身的价值,在实践中认识自身的不足。我坚信此次的“三下乡”活动留给我的永远是最珍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