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们,加油!
编辑:
作者:
发布日期:2013/07/24
点击量:
曾几何时,持有传统观念的父母们都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对于体育、艺术类学科不屑一顾,甚至嗤之以鼻。孩子搞体育、搞艺术就会被父母斥为“不务正业”、“没把心思放在学习上”等等。
而如今,在理应保持着较为传统的教育观念的阳江市儒洞镇,我却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教育观。
让我感受到与传统的教育观不同的,首先是体育方面。
爱在当夏服务队来到儒洞镇中心小学一周有多了,我观察到这里的孩子对于体育的热情丝毫不逊于处于更为先进发达地区的我们,甚至还有所超越。每天下课、放学,孩子们总会冲出教室,三两结伴成群,要么打羽毛球,要么跳绳,要么踢毽子。他们似乎不能停下来片刻,只要一逮到机会就会到处蹦跳不停。这些还只是平时下课期间的表现,作为义教组的体育老师,对于这些孩子有多喜欢体育,我有更深的体会。体育课上,通常我会让他们先做热身运动,然后跑一圈,之后教一些基本动作,然后就让他们来我这取运动器材并自由活动。热身运动就算了,孩子们都是边笑边做的;跑圈的时候就乱套了,队形是保持不住的,放开了脚丫子就是乱跑;自由活动时让他们过来拿运动器材时更是,疯了一样冲过来一通乱抢,每次都搞得我手忙脚乱。这是上辈子没上过体育课吗,我无奈地暗想。此外,这里的孩子不只是喜欢一些比较普通常见的运动,我还看到了一些其它的运动,如轮滑。放学后总有不少孩子会回来学校广场玩轮滑,而活了十九年连轮滑都没玩过的我在旁边只能偷偷地汗颜。
而在艺术方面,我也看到了一些有意思的现象。
初来乍到之时,义教组的老师曾经让孩子们写下他们的兴趣爱好,其中,与我想象中不同的是,好多孩子写的是他们喜欢唱歌、跳舞。我不禁回想了一下自己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那时候的同学们哪有那么活泼啊!谈到兴趣爱好,无非是一些内敛的玩意儿,如看书玩游戏什么的。虽然我们小时候大多都参加过兴趣班,但是,谁又真的培养出兴趣了呢?那时候的同学们都羞于展示自己,对于唱歌、跳舞这种展示自我的活动简直是唯恐避之不及,可是,到了这里却是大不相同。我们爱在当夏义教组开设了音乐和舞蹈课程,而每次上这两种课时,都是课堂气氛最为火爆的时候。孩子们的热情超乎我们的想象,有时候甚至不得不摆出一副严肃的样子来扼制一下孩子们过于激动的情绪。
这里的孩子,并不像我们预想的那样较为害羞、内敛,反而比小时候的我们更活跃。他们对于唱歌、跳舞有着极大的兴趣,他们对于体育的热情更是远超同年龄的我们,我想,这并不是一种偶然。
是的,这不是偶然,我以为,这是教育观念所致。
我曾与一些家长交流过,发现这里的家长虽然由于工作繁忙而难以管理孩子的学习,但对孩子的体育、艺术方面的爱好大多是持鼓励、支持的态度的。因此,才会有孩子们对于唱歌跳舞的热情,才会有孩子们对于各类体育活动的狂热。我一直相信,父母对于孩子的行为的态度,往往会导致孩子的行为取向。父母对于体育、艺术活动的支持,是孩子们能够培养出体育、艺术方面的兴趣的关键所在。以前我也见过一些传统保守的教育观念下成长的孩子,他们的兴趣不广,不喜体育艺术,被改造的只识圣贤书。这是怎样的一种违背孩子的天性的教育啊!还好,这里的孩子让我看到了,我们的教育观念正在逐渐更新,孩子的兴趣爱好逐渐受到了鼓励和支持。这真是一种了不起的进步,我想。
放眼长远,新的教育理念渐入人心,在未来也将掀起蝴蝶效应。中国孩子不再只识圣贤书,更富创造力;中国体育、艺术方面也将有更为眩目的成就。这一切,都需要更多父母能够认识到,读书并不是唯一的路,尊重孩子的兴趣和选择才是王道。现在,我们已经有了一些萌芽,如何去呵护这些萌芽成长为参天大树,我们还有很多要做。
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智则中国智。但愿孩子们在接下来的路上勿忘本心,保持着那一颗热情的心,坚定地走下去。
这,同样是对我们这一代人的愿景。停止死气沉沉地活着,认准目标就玩命地冲吧!
少年们,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