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实习实践经验 · 正文

实习实践经验

下乡西行记——仲情义夏一周记
编辑: 作者: 发布日期:2013/07/25 点击量:

还记得你说家是唯一的城堡
随著稻香河流继续奔跑
微微笑 小时候的梦我知道
不要哭让萤火虫带著你逃跑
乡间的歌谣永远的依靠
童年的纸飞机 现在终於飞回我手里

----题记

蔚蓝的天空纤尘不染,简朴的校舍,坑坑洼洼的是倒映着树影的积水,积水之畔,是快乐戏耍的无忧的孩子-------一切恍如从前,但回想起自己读相同年级的时候,早已是10年前的事情了。支教生活虽然辛苦,但是我们的生活又何其幸运,以另一种方式重回这一童年的美好.

童年的记忆虽然真实,但其实我们自身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因此,每当看到他们纯洁灵动的眼睛,总会想起我们埋藏已久的童年。不经意,童年的纸飞机又轻.

我们教授知识,他们报以专属于童年的纯真,真正如校长所说,我们能够带给他们很多,但从他们身上收获的更多。从校园生活中走出来许以我们这样慢的一段时光,在小镇的社会实践于我们而言是另一种成长。WIFIW与烧柴并存,全班集体混宿,每天的早起教学、后勤买菜、生火做饭……我们的环境对比起在学校,就如与世隔绝般安静,但对于下乡活动而言环境已经十分优渥。在儒洞镇的中心,我们的生活起居十分便利,但儒洞镇的教育面向现代化的缺口是很显然的。小镇上的孩子,对外面的世界好奇而懵懂。尤其是父母在外工作的留守儿童,只有爷爷奶奶监护的他们,父母长期缺位,适龄的引导与启发也就一直未能实现。

上周周末,仲情义夏支教组、调研组以关注儒洞镇留守儿童生活现状为主题,选取了部分典型学生家庭进行家访。三班女生诗琪是我第一个家访的对象。

一进家门,映入眼帘的便是散落在家中各处的手工加工电池电路板,诗琪的奶奶很热情地招呼我们进去坐,不大的小家干净简朴,然而这个小家却已仅仅靠奶奶以及两个孩子做零散手工业维持生计近两年了。我跟秋霞两个阳春的孩子用相近的方言跟奶奶闲聊着,诗琪却还没有回家------奶奶说,她经常去好朋友家玩儿并且夜不归宿。我们有点五味杂陈。日渐年迈的奶奶带着一个渐渐进入青春叛逆期的孙女儿,还有一个尚且在读幼儿园的孙子,维持生计之艰辛可想而知。

闲谈中,奶奶不无心酸地表示,因为经常出去玩,原本乖巧的诗琪已经不爱帮家里做手工活儿。但“我还是很感激、很庆幸能有隔壁那家电子厂,能让我们一家有维持生计的来源……不像她爸,自从出深圳打工就没有给过钱回来家里……”奶奶笑容慈祥,我们却逐渐有想哭的冲动。

问及当地相关部门有没有来关怀过他们、低保有没有相应补贴时,奶奶的表情轻描淡写,却告知了我们这一面的苍白。因为户口本借给了远房亲戚,他们无法办理低保手续;社工机构的缺失使他们得不到相应的关怀,聊天间我们陷入了沉默。

我们答应了奶奶会再去看望她,也答应了她好好照顾诗琪,但我们都明白,下乡时间的短暂、力量的微博,我们所能做的,也仅仅是带给他们关怀、给诗琪积极的引导而已。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会尽最大的努力去改变。因为他们,值得。

坚信星火燎原的力量,也许就是我们仲情义夏的意义所在吧。用义教真实的行动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希望的火苗,能让他们在未来的世界飞得更高,更远。而这,也是对我们关于童年,关于纯真的另一种,纪念。

轻滑回我们手中,如此珍贵。

上一条:小孩,敞开你的心
下一条:中国梦•人人梦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