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管笛心声 · 正文

管笛心声

学武之事
编辑: 作者:李文婷 发布日期:2015/07/02 点击量:

记得自己年幼时看的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小说是武侠小说,尽管早已不记得叫什么名字,主角是谁,情节如何。当时曾想要把它的点滴留住,可是随着岁月的流失,逝去的时间也一并冲走了对它的记忆。但我并没有忘记,正是从那时起我爱上了武术武侠武林,我不会忘记书中那种“仗剑走天涯”的侠气。我很爱武侠的世界,渴望它的存在。后来长大后我有一直在想,“武”究竟是个怎样的存在,是真的只是这些小说还有那些更为夸张的电视剧所渲染那种刀光剑影豪情冲天场景吗?明显地,后来发现其实并不是。这些对武的想象虚言多过历史的实际情况。也亦或许这些情况在某个历史时段出现过,但是“武”无论如何都有在一定程度上被渲染美化成了假象。接触到《逝去的武林》我觉得似乎真的望到了一个武林屹立在历史的舞台,真的是那种曾经让武者带着武术闯天涯的豪情。虽然没有虚构的那种摄人心魄的场景,却少不了中华武术的强大魄力。接下来,就一同进入到那个已经逝去但从未走远的武林。

唐维禄在拜李存义为师时,李存义碍于唐维禄的农民身份,不接受他的拜师。但是8,,9年在国术馆的时间里,唐维禄虽然是以打杂身份呆在李存义身边,但他也不忘跟着李存义的弟子一起潜心练习。经过这将近10年的假设检验,李存义发现他正式弟子还没练出来的武术唐维禄倒是练出来了。唐维禄推翻了他师父李存义的原假设,即使是农民,也一样有天赋有能力去做自己想要的。打杂并不丢脸,真正丢脸的是对自己想要的没有坚持,没有付出。更何况还是8,9年的长时间。同时,在打杂这看上去并无意义的事情中,唐维禄不仅做了,还在学着去获得了自己想要的,这才是最令人敬佩的。这便是武者,因为想,所以付出,然后努力去收获,无论代价。敢想敢做,与无形中向他人证明检验了自己的备择假设。

李存义曾对尚云祥说“学很容易,一会就学会了,但能练下去就难了”以否定的语气问尚云祥能否练下去。尚云祥一练便是练了十一二年,“你练得纯”李存义简短的话透露了尚师的进步。就如样本量越大,统计后的精确度越高代表性越强,练习时间越长,坚持时间越久,学武能领悟到的东西会越多。学习武术不是一个简短的过程,一种拳法套路不用多久就能学会,可是要真正琢磨透是需要练下去的。有些武者一生都只是在专注于自己所爱的拳法武术,虽然会,可是终其一生也在练习自己所会的。你用多大的样本量,多精确的数据,它就会给你多准确的统计结果。你付出多少年的时间,多少年的精力,它就会给你多少年的武术水平。两者成正相关。

学剑是习武的关键,李仲轩如是说。而形意拳的剑法六部剑尤为精妙。练习六部剑,照顾到方方面面,比武便可制人。六部剑的剑法需要精神饱满,内心充沛的时候来练习。剑法奇怪,但无论它奇怪精妙与否,最后都要回归到五行拳中来。形意拳始终以五行拳为主,才不会有偏差。六部剑与五行拳相关,五行拳与形意拳相关。六部剑五行拳依存形意拳并最终都是要回归形意拳中。这就是“回归”思想。而形意拳也是最终会回归到中华武术中来。无论拳法如何变化,时代给予它多少变化,加入多少元素,但是属于民族的精粹都会有向中华博大精深回归的趋势。

原来,年幼的我现在的我爱武术武侠武林并不单仅仅是被那些刀光剑影所吸引,我爱的是在学武的人性,是武中体现出来的种种不能被遗忘的精神品质。我依然会铭记“仗剑走天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豪情侠气。只是我们不能一味留在虚构的世界而忘了真实的武林,实实在在的武学精神

不过很遗憾,其实我没有完全读懂这本书,也没有完全读懂我曾经痴爱的武林,但是已有触碰已足够。这本书的世界与我幼小时幻想的武林不同,但是也无法改变我的喜欢。上文几段只是说到此书里面零星几个片段,还有许多许多让我读至无法用言语清晰表达。学武需宠辱不惊;武林有武林的规矩任谁也不能打破;学武的目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学自己的武,跟随自己的节奏;找对学下去的方法等等。现在尚未完全领悟到老师曾对这本书的有极高评价的原因,待再重新翻阅时,想必又是一番更高的的领会。望有一天能真正完全领悟武的真谛,完全体会此本书带给我们的智慧。

上一条:活着,不易
下一条:寻求澄澈之心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