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管笛心声 · 正文

管笛心声

0528在天籁中彼此拯救
编辑: 作者: 发布日期:2014/04/11 点击量:

这部电影已经看了不下五遍。却每次都有新视角的体悟。故事的情节再简单不过,想必也为大多数人所熟知——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马修的老师,穷困不得志的他被派往一所专门管教所谓问题学生的学校(池塘之底),在那里他重新燃起了创作音乐的希望,找到了灵感的来源和创作的动力,尝试用音乐去感化去培养孩子,从而让他们发现自己、找回本真。
  
是的,这部电影就是让法国再一次进入奥斯卡奖项视野的《放牛班的春天》。

一部好的电影未必就是小众的,口口相传的好电影也未必就只是为赚票房而生。第五次观影,这部音乐版的《死亡诗社》带给我的感悟是:马修和孩子们在音乐中,彼此拯救。

大多数观众津津乐道并从中受益的,一定是学监马修以爱代替惩罚那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可这类题材的电影已经泛滥,也有拍得相当成功的。如果单凭这一点,不足以使这部电影冠上如此多的荣誉。

它的伟大之处是将音乐与爱融合。特地为电影制作的五首原声曲有多成功自不用说,导演让音乐融入宗教的力量更显高明。他选择的这些小演员都是圣马克教堂儿童唱诗班的成员,而由法国音乐名家Bruno Coulais担纲创作的电影音乐又极为巧妙地融入了教堂唱诗班的合唱特点。如果说“池塘之底”象征我们丑陋、病态、阴郁、悲凉、无望的社会,那么这些撼人心魄的乐曲,就是拯救我们的温暖之色,希望之种。

“池塘之底”的孩子们尽管最后不能每个都像Pierre Morhange那样成为音乐大师,却在马修做学监的那段时间里,被爱温暖地抚摸过,被音乐点亮过,这就足够支撑他们余下的一生了。更重要的是,马修,这个失败的音乐家,失败的学监,在引导孩子们的同时,也被孩子们的天真、活力、浪漫和幻想所吸引,才产生了汹涌的诗情和人生的渴望。在“池塘之底”的日子里,他把埋在心底很久的才华诠释得淋漓尽致。

马修和孩子们,就在音乐的互相交流中,彼此得到拯救。人与人之间其实就是一种互相给予、彼此受惠的关系,就是一种互为上帝、互相拯救的关系。很多类似的电影则往往单方面拔高教育者的形象,那不但破坏了电影的内在和谐,还使得被赞扬者变得面貌模糊。

再观赏这部电影,其内里的深刻又多显露几分。人与人呵,就是在彼此相爱与付出的过程中互相救赎。这是电影当中最打动我的一段原声曲:

夏日的微熹
  驿动的梦
  我的心燃起
  骤然飞舞飘离大地
  泪花早无痕迹
  我沉睡其中
  一切在闪耀

愿观影的经历中多遇到这样的惊喜,感化尘世日益枯干的心灵。


上一条:WILL--我们的综英团队
下一条:尽情活在耀眼瞬间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