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我13岁,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八级。除了听说过的唐山大地震,这样的数字和灾难,闻所未闻。
一瞬间,钢筋水泥的房屋和万千鲜活的生命荡然无存。那时候,网络上还没有出现微博,我从电视和报纸上看到灾情信息和庞大的伤亡数字,内心除了沉重和悲痛,还有恨自己什么都做不到的无奈。只记得当看到一个个触目惊心的画面,心里会不舒服好一阵;城市上空的防空警报响起,全班同学起立默哀,流下最真挚的泪水;教室的捐款箱陆陆续续有人投进纸币,五十、一百、两百……人们燃起蜡烛祈福,敬畏生命的脆弱,也悲怜每一个生命的离去。
五年后,无情的灾难再次袭来。临近汶川的雅安市发生7级地震。这一次,我们从微博上快速地得知了消息。
从汶川到雅安,再次面对突发的地震灾情,我们却表现出了很大的不同,这些不同是愈发成长的民间力量,是我们对待生命的态度,是面对灾难的冷静与理性。在地震灾情发生后,在当地通讯几乎瘫痪的情况下,网民第一时间通过网络和微博发出信息。经过汶川地震的经验与教训,无论是社会、组织还是网民,都表现出了沉稳与成熟的一面。
呼吁开放私人wifi、让出宝贵的电话通讯资源、停止自行前往灾区以避免交通拥堵……看着这些过千过万转发量的微博,我能感觉到整个社会真的凝聚在一起,自发地传递着正能量。大灾大难面前,大家一下子变得团结起来,平时看起来陌生的个体之间,被人性与大爱连接在一起。
网络上人们传递最新的伤亡信息和救援应急方法,呼吁理性救灾,第一时间为灾区祈福,也及时制止网络谣言。最感动我的是曾饱受争议的陈光标,这一次他毫无意外地率先赶到灾区,高调地为灾民派发物资和现金。然而,网友评论却不再是作秀、伪慈善等贬义词,而是敬佩与感激他为灾民实实在在所做的一切。灾区现场看起来还是会成为许多人消费和作秀的平台,但这些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已发生变化,更细致,更趋向于普通人。人们已不关心官员在救灾现场吃什么,说了什么煽情的话,不关心企业明星捐钱多少,而是更担忧灾民的生活。
曾几何时,这片土地经历过多少惨痛的记忆,经历过多少生命的逝去。现在,我们正恢复对每个普通个体、对每个生命的虔诚。我们学会为日本的灾民祈福,也会关注远在波士顿的恐怖袭击。从汶川到雅安,我们开始学会和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