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的我们,是会后悔现在没做正事还是没做坏事?
微博之前很火的一句话:“你不约会不谈恋爱不出去玩不喝酒不逛街不疯不闹不叛逆不追星不暗恋不表白不聚会不k歌不撒野,因为你要学习?请问你的青春被狗吃了么。”被转发评论几万次过后,终于看到了另外一方的观点:“你疯闹叛逆撒野,因为你不学习不工作,请问你的青春狗愿意吃么?以青春的名义得瑟,又以青春的角色感伤。爱让人借酒装疯,情让人无病呻吟。其实,你的被窝,已经成为了青春的坟墓。”
很是矛盾的两种观点,让看了的人觉得浑身不舒服,那我该不该疯狂啊?我怎么知道? 没有经历过,谁会知道结局?我们中的很多人,总会坐这山望着山好,总会艳羡别人的色彩斑斓的青春,那个谁有事没事旅行好美好啊;那个谁认识一堆朋友时不时买醉到天亮好青春啊;那个谁……我们会不会走到镜子面前看看,那个在灯光上的自己,竟然也是如此美好,镜子中的我们,或许也是别人所希望等到的青春、幸福的载体。我们生活在别人眼里的青春幸福中。
传统的中国人都会有一种中庸之道,其实,个人认为,这样或许能更快地找到一个平衡点,让自己能在成长的青春中站稳。如果大学里的唯一目标是学习,毫无人际交流,娱乐身心可言,那倒是说不过去,缺乏蓬勃的朝气,眯着一双眼睛,跟别人沟通时候也要慢半拍,这样的大学生,我们不想当,然而,那个天天拿着父母的钱醉生梦死,瞎折腾却不知道为了什么,恍恍惚惚的何尝不是坏事?我们看的青春偶像剧太多,剧情的轰轰烈烈的状况,海枯石烂的情感,让我们动心不已。其实,我们就是剧情的原型,何必躁动着心灵嫌弃自己青春?
在网上看到一个消息,一对结婚七年的夫妻因看了《致青春》电影后,两人深感生活无波澜,为了抓住青春的尾巴,疯狂一把,不顾家人反对决定离婚。看了这条新闻,我的疑惑久久不能得到结束,该要多疯狂才能被定义为青春?婚姻回归到最本质不是平淡么?
狭义来讲,青春截止到25岁,广义来讲,我们的青春的年限是45岁,联合国的标准是48岁,所以,我们可以在漫漫人生路中有所坚持,有所执着。只要我们自己觉得值得,哪怕别人觉得是滑稽的事情,只要我们知道我们为什么会去做。我一直这么认为,每过一个十年,我们回首大学时光,回首迈向“而立”之年的路途,我们的感触总是不同的。正如我的老师说起关于《致青春》这部电影,你们这些学生是去围观了我们那一代人的青春,你们的青春还没有逝去。
青春,是个不老的话题。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想好自己要什么,做什么,探索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