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新闻

公管学院举办第十八期语心论道・研究生双周学术沙龙
编辑:吴海蓝 作者:白志强 发布日期:2025/07/07 点击量:

本网讯,我院于2025年7月3日在学院楼D506开展了第十八期研究生双周学术沙龙,主题为:盲目的“正义”:同事旁观不合规任务后的支持性反应。本次沙龙主讲人为陈宇帅副教授,与谈人为蔡天博士、朱侃博士。本次沙龙约有30名研究生参与。

图一:沙龙现场

陈老师以实证研究为基础,深入剖析不合规任务如何激发旁观者不应得判断从而产生同情及帮助行为,以及人际偏爱在其中的调节作用。陈老师强调了研究设计中逻辑链条的重要性,认为清晰的理论推导比单纯依赖数据更具说服力,尤其在管理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领域。研究应围绕一个核心理论展开,避免拼凑变量或堆砌理论,确保整篇文章结构清晰、论证有力、前后呼应,形成一个完整而有深度的学术故事。

研究方法上,他指出,横断面数据容易受到共同方法偏差、练习效应等问题的影响,因此更推荐使用时间滞后的纵向设计或实验法来增强因果关系的可信度。通过滚雪球的方式招募多样化的样本,并对同一批被试进行多时间点的数据收集,有助于提高研究的外部效度。同时,他还提到控制变量的重要性,以避免虚假关系的出现,从而确保研究结论的真实性和严谨性。

最后,在理论贡献方面,陈老师建议针对研究主题,应发掘一个不同的逻辑故事,而非简单的填补空白。同时,实践启示的撰写应该紧扣研究结果。此外,投稿时应勇于挑战高质量期刊,借助高水平审稿人的意见推动自身成长。

图二:陈宇帅副教授主讲

与谈环节,蔡天老师指出,在学术研究中,发现领域内尚未解决的问题和矛盾是推动研究的重要动力,尤其是通过解决实际中存在的矛盾来构建研究问题,相较于单纯填补文献空白更具价值。此外,蔡天老师鼓励研究者将论文撰写成一个对自己有吸引力、富有故事性的叙述,这种写作方式不仅能让作者在过程中更投入,也能让读者感受到研究的热情与深度。他特别提到,写作应深入浅出,结合有趣的观察现象,使研究成果更具可读性和传播力。同时,他也建议学习如何有效回复审稿人意见,以提升论文质量与发表成功率。

朱侃老师指出,在公共管理领域的论文写作中,应注重挖掘问题的理论贡献与实际意义的结合,在研究的严谨性方面,应注重从现象观察到理论推导,再到数据验证的完整逻辑链条。这一过程强调从一个清晰、聚焦的理论出发进行深入推导,避免多种理论混杂使用,造成逻辑混乱。在实践层面,从公共管理视角,研究结果对团队管理具有重要启示:将关系融洽的成员安排在同一团队中,有助于增强合作意愿与团队效能。

图三、 蔡天博士、朱侃博士与谈

互动交流环节,在场师生就“如何应对不合规任务”“职场中的帮助行为”等问题展开讨论。有同学分享身边实习经历,提出工作中的不合规任务难以完全规避,但是可以通过积极应对缓解其负面影响。

本次沙龙通过心理学、社会工作与公共管理的跨学科对话,揭示了不合规任务背后的机制,也为学术写作提供了多角度的思考与启发。正如各位老师所强调,研究应从真实现象出发,经过严谨的理论推导和科学的数据验证,讲好一个有逻辑、有深度的故事。未来,学院将继续推动此类学术交流活动,促进不同领域间的融合与创新,培养更具批判思维与实践能力的研究者,为提升学院科研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不断努力。


下一条:公管学院开展本科生招生宣传成效显著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