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新闻

公管学院举行内观疗法的理论与实践学术沙龙
编辑:苏高阳 作者:刘丽虹 发布日期:2025/06/30 点击量:

本网讯 6 月 26 日下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大学城校区 MPA 第三会议室迎来了一场主题为“内观疗法的理论与实践” 的学术沙龙活动。本次沙龙有幸邀请到广东金融学院心理与创业教育学院副教授、心理学博士郑允佳作为主讲嘉宾,带领大家体验了精彩纷呈、意义深远的“内观之旅”。我院心理学系和社工专业的师生一起参与了本次活动。

首先,郑老师介绍了内观疗法的基本理论。内观疗法(Naikan Therapy)是一种源于日本的心理治疗方法,由吉本伊信于20世纪40年代创立,结合了佛教净土真宗的修行理念与现代心理学技术。其核心是通过系统化的自我反思,帮助个体重新审视人际关系、自我行为及情感体验,从而促进心理成长和问题解决。内观主要聚焦于三个核心问题“他人为我做了什么?我为他人回报了什么?我给他人带来了哪些困扰?”进行自我观察和觉察,以身边重要他人为对象,系统回顾成长各阶段。通过这种结构化反思,帮助个体打破自我中心视角,从而更客观地看待关系中的付出与责任。随后,郑老师详细介绍内观疗法的操作过程,包括导入阶段、体验阶段和总结三个阶段。此外,郑老师还阐述了内观疗法的应用领域,包括心理障碍的临床治疗、特殊人群的心理干预以及心理健康维护与促进等。

在体验环节,郑老师引导同学和老师们在纸上写下内观的对象、时间,并围绕“他人为自己付出、自己为他人做事、给他人添麻烦”三个主题各回忆一件具体的事情。大家全神贯注地书写,沉浸在个人回忆中。完成后,同学和老师们积极投入分享与讨论环节。

活动尾声,我院应用心理学系刘丽虹教授针对内观疗法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首先,她强调了内观疗法的核心在于引导个体基于自身过往经历,通过事实梳理(如具体事件、细节),对信息进行重新再加工,减少非理性信念。其次,我们可以集中内观,也可日常内观,集中内观难度较大(7天左右的时间内,与外界隔离),日常内观则比较方便实施,可以每天固定时间(如睡前20分钟)进行回顾,适合长期自我成长。鼓励大家积极尝试将内观疗法应用于日常生活,以促进个人成长和心理健康。


下一条:公管学院MPA师生赴中山市古镇镇古一村开展数字赋能乡村振兴实地观摩和调研活动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