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推进学分制改革,充分利用每学期第19周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促进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并提升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公管学院行政管理专业教师进行关于论文与调研报告写作和乡村社会变迁等主题的讲座分享,拓宽了行管系学子们的理论视野与实践认知,提高了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与科学研究能力。
“如何做好乡村田野调查和研究”学术讲座
根据公管学院第19周学生教学活动工作的安排,行政管理系于1月6日上午在教学楼D512举办了主题为“如何做好乡村田野调查和研究”的学术讲座,由黄思明教授主讲,旨在提升学生对乡村社会变迁研究的认识和田野调查的实践能力。
黄思明教授首先对“三农”长期存在的问题和国家相关政策进行了介绍,然后以乡村社会变迁研究的重要性为切入点,阐述了这一研究对于理解政策导向、把握时代脉搏、提升农民福祉以及推动国家现代化的重要作用。此外,还进一步强调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深远意义,指出这一战略不仅为政策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而且对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和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此外,在案例分享环节,分享了乡村典型案例,如灵潭村的积分制、红色文化传承、麻莲滩村的“8+”机制、大吉村驻村工作队的工作经验、姬家峪村长者食堂的建设与运营,以及夕阳彝族乡通过人才振兴突破“空心化”困境的实践。这些案例生动展示了乡村振兴的多元变革和探索乡村发展新路径的重要性。
讲座现场
最后,总结了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社会多样性、产业发展多元化、文化传承与创新、治理模式现代化的推动作用,并提出了政策引导、生态保护、居民生活提升、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等乡村发展新路径。鼓励学生们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次活动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乡村田野调查和研究的平台,而且激发了他们对乡村发展的热情。通过老师的精心分享,学生们对社会变迁和乡村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他们未来的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论文与调研报告写作策略与技巧”学术讲座
1月8日上午,我院面向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开设教学实践周讲座,主题为“论文与调研报告写作策略与技巧”,由本院专任教师吴月主讲。
吴月老师从一个常见的困惑入手——怎么样才算是好的论文及调研报告,引出五个评审标准:可行性、典型性、创新性、先进性及应用性。讲座上,围绕这一主题,吴老师系统分析了撰写论文及调研报告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常见问题”,并从题目、摘要、关键词、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等方面对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不仅帮助了同学们熟悉论文及调研报告的写作技巧,也启示他们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写作能力。
其中,在学习如何拟写题目时,吴月老师提出可以灵活运用主标题+副标题的拟定方式,实现主副标题互补搭配,突出问题意识,让报告题目更加生动且富有吸引力。此外,她还列举了一些典型标题供同学们参考,以启发他们的写作思路。
讲座现场
在讲座最后,吴月老师向在座的同学推荐社会研究方法书籍,鼓励大家通过系统学习社会研究方法来夯实研究基础。在互动环节中,有同学就定量研究方法的学习问题向吴老师提问,吴老师耐心解答并分享了具体的学习建议。
此次讲座不仅为本院的学生们提供了实用的写作指导,还进一步深化了大家对论文及调研报告核心要素的理解,提升了他们在研究设计与撰写方面的实践能力。同学们通过讲座掌握了从选题到结构布局的系统性思路,也对如何在论文及调研报告中体现科学性与创新性有了更清晰的认知。相信这些宝贵的经验与方法将帮助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研究中撰写出更高质量的作品,为个人学术成长奠定坚实基础。